过去和现实,安塔妮亚分得很清楚。
上一辈子,她就知道他有足够的的头脑和才干。这辈子,这个认识总该有点用处。
安塔妮亚微笑地安慰如坐针毡的博马舍:“您别担心,我只是想说,既然您自己也有意向……我们或许可以谈谈合作?”
……
圣母升天节那天,教会组织的抗议遭到了市民们针锋相对的抗议,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座城市,甚至连经过巴黎的商人们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对于巴黎城的人们来说,如果他们之前还不知道《莱茵报》连载的这篇小说,那此刻再不对它好奇的话,那简直是突破了人类的极限。
此后的几天里,《莱茵报》也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感谢了所有维特和《莱茵报》敢于站出来面对教会的热情读者们,还用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抒情手法将这件事称为“启蒙之光点燃的第一束火炬”。
《莱茵报》的编辑似乎来了一个新的——不少读者隐约这样感觉。
因为这一系列的话题,这份报纸的销量在教会试图打压之后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稳步上升。人们都很想知道,经历了之前的风风雨雨,《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作者歌德会不会再出来发声。
可惜一连几天,报纸上的新闻似乎并没有太大爆炸性——不过还是比其它报纸有意思多了。
比如,在《法兰西时事报》还在报道王室和贵族在圣母升天节的弥撒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时,《莱茵报》增加了一个有趣的小栏目“经济学人”。
在第一次开辟专栏时,小编按专门解释道,“经济”的意思就是资源的配置——通俗来说就是财富要怎么管理、怎么才最好。
这个栏目记载了一条新闻,王妃殿下花费数十万里弗尔买下了几乎可以媲美国库粮仓数额的粮食,存进了粮仓里。
虽然这会让巴黎的面包价格上涨一点,但总体还在可接受范围。报纸上附带了一段简短而清晰的文字,说明这为何能帮助那些西部和北部的农民们,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粮食大丰收而饿肚子——当然也解释了为什么粮食大丰收,种粮食的人反而会饿肚子。
另一条消息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凡尔赛宫开始进行水源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由巴黎科学院的众多学者一起参加,就连王太子殿下也加入了技术团队……王妃殿下还表示,如果改造工程一切顺利,预计将来也会相应对巴黎城做同样改造。”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