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霜降(五)

第一女军侯 二月萧瑟 1831 字 2022-10-02

元璋,璋,美玉。

元秋,秋,寒意,凋敝。

司马枭对这个外室的儿子的不在意单从名字就能看出一二。他在乎的是大哥的长子司马元璋和自己正室生的两个尚不到十二岁的小儿子。

街头巷尾还有传言,司马元秋在前线卖命时司马家的主母逼死了司马元秋的娘,将他的小妹嫁给了一个有功却瘸腿、瞎眼、脾气暴躁的将领以示“褒奖”。

衙役送来茶后不久司马元秋便露了面。他面上有数道刀伤,一道伤疤从左脸鼻翼处拉至下颚。抬手时手背上也满是伤疤。目光中却不见丝毫阴冷,只觉精神。

花翥说出来意。

司马元秋笑言本以为是个小公子,不曾想是位丽人。“妹夫又打伤了本官的妹妹,本官前去处理这才怠慢了佳人,还望见谅。”

花翥漫不经心拿起茶盏,趁机瞄了眼与自己隔桌而坐的司马元秋的眼睛,他眼眶有些微红。

司马元秋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在刀尖下求活路。怎么会突然与她说家事?

猜想司马元秋的用意,花翥轻轻搁下茶盏,拱手道:“大人切莫伤心。万事总有解决之道。”

司马元秋眯起眼,面上的伤疤让他有几分狰狞。

他重重搁下茶盏,方欲言,周县丞却忽然到了。周县丞是个留着山羊胡须的小老头。打过招呼,坐在一旁仔细听花翥与司马元秋说话。牟齐儿打听到这位周县丞是司马元璋的人,司马元秋只被允许在秋季回天靖城,那位周县丞也只在秋季露面,其心昭昭。

司马元秋轻轻拿起茶盏,柔声道:“这位姑娘,你说此事有解决之道,可姻缘已成、生米做成熟饭,再苦再累终只能算了。”他面忧愁色,眼中显露无奈。

周县丞眼珠滴溜溜打转。

花翥不假思索道:“此事却也是无法。大人不妨这般想,令妹终究是家中大娘子。不像那些小娘,得苦熬到大娘子亡故才可得机会被扶正,除非大娘子不守妇道。大人与其叹息,不如让令妹好生听话,她夫君让如何便如何。若不这般——和离。”

“和离?说得容易,姑娘家中有事吧,耽误姑娘办事了。”语罢,司马元秋抬袖抹了把眼睛。

花翥很快拿到四张盖了县衙打印的通关令。通关令只可用于进出汀丘城,出不得边关。

因司马元秋之故守城将士并未仔细查看。

司马元璋的人见他们去魏家村也未一直跟踪。

牟齐儿好奇花翥与司马元秋说了何事。

花翥只道而今事情尚未确定、不可泄露。

她与司马元秋相互试探。

司马元秋不会不知她们一行人的目的。故而司马元秋故意让花翥看见自己泛红的眼眶,他是军中将领,绝不会这般轻易将心思泄露给她这个初见之人。

他在通过妹妹的遭遇拐弯抹角告诉花翥——他对司马家怨气深重。

花翥若是连这个都看不出、读不懂便也没有成为他的同盟的资格。

两人正欲仔细商谈,周县丞却到了,他是司马元璋的眼线。

司马元秋所言的他妹妹的困境也是他的。

花翥的意思则是:若想得到权势改变妹妹的处境,或者等,或者让其他人犯错。

两人用话语试探。

花翥认为司马元秋会帮她。毕竟,若不让司马元璋犯错,不重挫司马家的嫡子嫡孙,这个外室的儿子永远只能浴血冲锋帮他人做嫁衣。面对娘的死,面对妹妹的低嫁毫无办法。

东方煜常说要学会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四人骑马出城,尚不到正午便到魏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