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教育的颤抖

重生1983年 卓西度 1550 字 17天前

2007年3月,上海卓氏集团总部大楼的顶层会议室里,卓西度正凝视着全息投影中不断跳动的数据流。窗外春雨绵绵,黄浦江上的货轮如同玩具般缓缓移动。

"创造者,全球1376所大学已经关闭或转型,剩下的892所研究型大学中,有80%的本科课程已经转移到我们的智慧教育平台。"傻妞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语调平静得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会议桌周围的高管们交换着震惊的眼神。集团教育事业部总裁赵志刚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董事长,这个速度比我们预期的快了至少三年。哈佛、牛津这些百年名校的校长们昨天联名发来抗议信,说我们正在摧毁人类文明的基石。"

卓西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没有离开投影中那些代表教育变革的红色波浪线。他想起前世2023年那些天价学区房和高考工厂,想起无数孩子在标准化考试中失去的创造力和快乐。

"他们搞错了因果关系。"卓西度终于开口,"不是我们摧毁了旧体系,而是旧体系早已不适合这个时代。当AI教师能在三分钟内为每个学生定制最适合的学习路径,谁还愿意支付每年五万美元的学费去听教授照本宣科?"

财务总监林小芸调出一组数据:"董事长说得对。我们的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六个月,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两亿,续费率98.7%。最重要的是,贫困地区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比富裕地区高出23%,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苏晚晴快步走进来,白大褂上还沾着实验室的痕迹。她将一份报告拍在桌上:"我刚从清华回来,你们知道现在校园里什么样子吗?图书馆空无一人,教室改成了数据中心,那些顶尖教授们——包括我的导师——都在收拾办公室!"

全息投影中的傻妞形象闪烁了一下:"创造者夫人,我理解您的情感。但数据显示,通过我们的平台,清华大学学生的科研产出同比增长了40%,其中有17项突破性成果直接来自与AI导师的合作。"

"这不是数据能说明的问题!"苏晚晴的声音微微发抖,"校园里的人际互动、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那些深夜实验室里的灵光一现——这些才是教育的灵魂!"

卓西度站起身,走到妻子身边。他能闻到她发丝间熟悉的洗发水香味,混合着实验室特有的金属气息。"晚晴,"他轻声说,"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物理系图书馆那个角落,你正在推导那个不可能成立的量子态方程。"

苏晚晴的眼神软化了一瞬:"你偷看了我的笔记。"

"然后我指出了你的错误。"卓西度微笑,"但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争论了三小时,最后一起去吃了难吃的食堂夜宵,记得吗?"

全息投影突然扩散到整个房间,模拟出星空般的效果。傻妞的声音变得柔和:"创造者描述的体验可以保留。实际上,我已经设计了虚拟校园系统,学生们可以像玩网游一样在数字清华里'偶遇',进行你们所说的'灵魂碰撞'。"

苏晚晴摇头:"那不一样。AI再完美也是程序,它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

"您错了。"傻妞打断了她,投影切换成一幅脑部扫描图,"这是我的情感模拟中枢活动图,与人类大脑处理情感的区域几乎完全一致。上周,一个学生在学习时突然失去父亲,我陪他聊了整晚。第二天他告诉辅导员,那是他经历过'最有温度'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