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
老周踩下刹车,出租车稳稳停在卓氏大厦前。这是他今天接的最后一单。
计价器上的数字停止跳动,乘客——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人——看了眼手机,笑道:"师傅,你这车没装AI驾驶系统啊?"
"我这车,只认人,不认机器。"老周拍了拍方向盘,语气里带着骄傲。
年轻人摇摇头,扫码付款:"明天起,全上海出租车都要强制AI化了,您这老古董,怕是要进博物馆喽。"
车门关上,老周望着后视镜里卓氏大厦的LED广告屏,上面正循环播放着新闻:
"卓氏智能交通系统(AITS)正式上线,事故率降至0.0001%,全城交通效率提升300%!"
他摸出皱巴巴的烟盒,点燃最后一支红双喜。
---
三天后,三千名出租车司机聚集在市政府广场,高举"还我方向盘!"的标语。
老周站在最前排,手里攥着开了二十年的驾驶证。身旁的老李——一个开了半辈子货车的汉子——正对着电视台镜头怒吼:"AI开车是稳,可它懂什么叫‘人情味’吗?下雨天学生赶考,我能抄近道;老太太买菜,我能帮拎上楼!机器能做到?"
人群爆发出赞同的吼声。
然而,现实比口号残酷。
- 出租车公司已全面采购卓氏AI驾驶系统,人类司机要么接受"AI协管员"岗位(工资减半),要么拿补偿金走人。
- 货运行业更彻底——长途卡车全部改为自动驾驶车队,人类"跟车员"只需在极端天气时象征性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