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王莽篡汉【7】

【公元3年,王莽48岁,立自己的长女王嬿为汉平帝刘衎的皇后即孝平皇后,同年长子王宇因吕宽案,被王莽逼的自杀,牵连了数百人,王莽的同党这个时候上书说,安汉公大义灭亲,公而忘私,他作的八篇诫书与孝经应该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书目。

这意思是啥呢?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候你如果想当官,那必须要获得王莽的承认才行。

教科书都是王莽编的,你想当官那还不是王莽一句话的事儿?!

因此王莽可以说,在这件事之后彻底把握了整个大汉的官员的选拔制度的资格。

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

王莽于是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常满仓,为学者建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至长安,大力宣扬礼乐教化,此举得到了儒生的拥戴。

先是四十八万余民众,以及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请求加赏于安汉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请求为王莽加九锡。

于是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锡之命。

接着,王莽为了制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风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后大加赞颂天下太平,彰显王莽宣扬教化之功。

其次通过重金引诱的政策,使匈奴等外族遣使来归顺朝贺,王莽遂成为人们心中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

“呵。”刘邦看着光幕中的画面突然笑了。

因为他的突然发笑,未央宫的其他人都看向了他。

刘邦看着光幕平静的开口道:“如此谦卑姿态,所谋必定甚大。

可惜,我那几个不成器的重重孙们一个都没想到这一茬。

唉。”

一旁的萧何等人都面露不忍。

哪怕是韩信,心里也开始犯起了嘀咕。

毕竟这怎么看,王莽现在离皇帝的位置说实话除了那个名头已经什么都不差了。

而无论如何,这个大汉的建立也有他韩信的一份功绩。

如果就这么没了,他其实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