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
其后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得到朝野的一致拥戴。
于是,通过之前一直往朝堂送自己的人的王莽彻底掌控朝堂,其政治野心逐渐暴露。
比起之前的选贤举能,王莽他开始排斥异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后拔擢依附顺从他的人,诛灭触犯怨恨他的人。
王莽知道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强化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于是他主动巴结当时着名的儒者大司徒孔光。
孔光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为人胆小怕事,过于谨慎。
王莽一边主动接近和拉拢他,引荐他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兼奉车都尉,一边以王太后的名义逼迫孔光为自己宣传造势,利用孔光上奏的影响力充当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
王莽后来上奏弹劾何武与公孙禄,将他们免去官职。
之后王莽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剥夺了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的爵位。
与此同时,王莽逐渐培植了自己的党羽,以其堂弟王舜、王邑为腹心,用自己的亲信甄丰、甄邯主管纠察弹劾,平晏管理机要事务。
王莽平时的表情严肃且一本正经,当想要有所获取利益的时候,只须略微示意,他的党羽就会按他意思纷纷上奏,然后王莽就磕头哭泣,坚决推辞,从而对上以迷惑太后,对下向平民百姓掩盖自己的野心。
而这里咱们得重点提一个人。
孔光。
为什么特意提这个人呢?
你瞅瞅他姓什么,然后看他是儒家的班底,还不明白吗?
儒家奉孔子为尊,孔子确实值得尊敬,但是他的这些个后人嘛……
嗯,后来还有一个叫孔融的,咱们熟知的孔融让梨就是这个孔融,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孔融压根没有这个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