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溃败

郭药师投降的消息传至京师,赵佶既震惊又羞愧,甚至隐匿战报,不让大臣闻知,只是宣布道:“郭药师被围困了!”并让执政大臣讨论封郭药师为“燕王”,让他世代镇守燕京。

赵佶将诺大国事当儿戏,能不败亡?

公元1125年十二月十二日,知中山府詹度一天三次连续上奏朝廷:“金军分两路入侵。”朝廷内外才获悉,金兵打过来了。

再说太行山以西粘没喝(粘罕)引兵围太原,朝廷获知后,调知朔宁府孙益领兵去救。孙益兵不满两千,金兵在太原气势很盛。

有部下建议,不如引兵直捣云中(大同),粘没喝这一路的据点在云中,他们的家室都在那里,这是围魏救赵的打法。

孙益道:“这条计策好是好,可是违抗君命啊!”其实,战场上追求的只是胜利,过程并不重要。孙益固然忠心,却也显得迂腐。

孙益操刀跃马,冒着金军重围,杀到太原城下。知太原府张孝纯却不肯开门,在城头对孙益道:“金兵就在附近,不敢开门,孙将军可尽忠报国!”

孙益叫苦道:“我兵太少啊!”张孝纯没有理会。孙益无法,只得“尽忠报国”!领兵回头再和金军血拼,不几天,全军覆没。

几乎在同时,太常少卿傅察,奉命出使金国,路遇斡离不大军,傅察威武不屈,被斡离不所杀。

十二月十九日,斡离不大军进犯中山府,詹度领兵抵抗。同日,赵佶听金军来势凶猛,下诏罢除各路的“花石纲”和内外的“制造局”,有兵祸时,赵佶才会想到罢“花石纲”等劳民伤财的措施,有转机就“好了伤疤忘了疼”,重新恢复。前次方腊起兵是如此,此次大金兴兵也是如此,如果赵佶没有亡国,可能还会如此,他不亡国,还有天理?

前线战报一天不如一天,赵佶心中恐慌,如热锅上的蚂蚁。左思右想,憋出了三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