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大喜,在梅山传檄朝廷招抚诏令,梅山境内各蛮族争相开辟道路,等待朝廷官员来对土地登记造册。
十一月,梅山东起宁乡县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寨,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的梅山疆土,正式纳入大宋版图,章惇派员编籍居民,得一万四千八百零九户,壮丁一万九千八十九人,田二十六万四百三十六亩。并按土地的肥沃、贫瘠程度核定了税收,每年交纳一次。
章惇又在当地修筑武阳、关峡两城,朝廷下诏,在梅山南设置新化县,隶属邵阳;在梅山北设置安化县,隶属潭州。此后,从澧州(湖南澧县)往南可以直达邵阳。
佐料:章惇开梅山,总面积有近万平方千米,应该说是件大事,为何会如此顺利,以前的地方官做什么去了?实在让人很费解!而且更让人费解的是,《宋史》对此事记载得也很不详细。
《宋史.神宗本纪二》九个字:“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
《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章惇传》十三个字:“以蛮方据潭之梅山,遂乘势而南。”
唯在《列传第二百五十三.梅山峒蛮》有一小段,记载了安抚过程,后面却记载“诏以山地置新化县”,意思又是设置了“新化县”并非“安化县”,似乎和上文的《神宗本纪二》记载相矛盾了。
《宋史全文》、《宋史纪事本末》根本没有记载,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简单抄录了《梅山峒蛮》的记录。
当然,《宋史.地理志》、《乔执中传》、《潘夙传》、《范子奇传》、《吴中复传》等都有零星记录,把它综合起来,确实很费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