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2年八月二十六日,徐禧等人前脚刚走,西夏几千骑兵后脚就来攻永乐新城。曲珍立即派人向徐禧到米脂报告。徐禧一听才几千敌兵,很蔑视,留沈括守米脂,自己和李舜举、李稷等率军去永乐援救。
有幕僚提醒徐禧道:“当初陛下诏令让徐公来是选择筑城位置,现在城已筑完,徐公的使命完成了,领兵抗敌并非职责所在啊!”
徐禧自认熟读兵书,经常说西北唾手可得,可惜边境将帅胆怯罢了,此时权倾一方,认为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良机,岂能让它在指缝间溜走?徐禧此一去,可以说是改变了赵顼以后几年对西夏的方针政策。
这时又有边民往返报告十多次,说泾原北面发现西夏兵近二十万,徐禧不仅不相信,甚至大言不惭地道:“敌军来了,正是我们立功取富贵之时!”志向远大,很好,但打仗不重视情报工作,第一大错!
大将高永亨又提醒道:“永乐城小人少,又无充足的水源,恐怕难以坚守!”
徐禧认为他扰乱军心,竟要将他开斩立威,众将劝阻后,高永亨被抓起来送延州关押。未战先罚大将,第二大错!
徐禧抵永乐不久,西夏大军陆续而至,大将高永能,是高永亨哥哥,他建议道:“敌军先到的都是精兵,等他们还未列阵,我们突然袭击,必然成功,机不可失!”
徐禧却道:“你懂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
“不鼓不成列”本来就是形容人做事迂阔,徐禧竟然说得这样义正言辞,岂不好笑?痛失战斗良机,第三大错!
徐禧右手持大刀,左手持黄色军令旗,端坐永乐城谯楼上,命七万宋军列阵永乐城下,命众将道:“看我令旗进退!”
西夏兵越来越多,步步为营压向永乐城。曲珍兵陈无定河边,将士见敌军势大,都有惧色,曲珍对徐禧道:“现在军心动摇,不可战,战必败,请收军入城!”
徐禧嗤笑曲珍道:“曲侯老将,怎么遇敌反而先想着撤退啊?”说得曲珍满脸羞惭。此时西夏兵强渡无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