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赵顼立

张方平再无疑虑,退出寝殿起草制书。

公元1067年正月初八日,赵曙在福宁殿驾崩,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仅四年,

当日,赵顼即位,后世称之为神宗。

佐料:司马光在主修《资治通鉴》之前,曾担心历代史籍浩繁,君王难以遍览,因仔细选材,以编年体,初成《通志》八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进呈英宗,引起宋英宗的高度重视。

公元1066年,英宗特意在秘阁设置修书局,让司马光接着前八卷继续修撰。可以说英宗在位四年,除了费时十八个月争论“濮议”之外,就是督促司马光做了这件事,可圈可点!

直到公元1084年,司马光前后历时十九年,全书修撰完毕,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为《资治通鉴》,并且还特意为书写了序言,自己则每天坚持阅读。

从该书的定名来看,神宗的水平非同寻常。

《资治通鉴》并非司马光一人完成的,协助修书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刘恕博闻强记,对《通鉴》的讨论编次,出力最多。刘攽主修汉史、范祖禹主修唐史,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书中是非判断,则出自司马光一人之手。所以书中涉及议论,都是“臣光曰”。

附录五:宋英宗在位年号及历任宰相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四月英宗即位):韩琦、曾公亮;

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韩琦、曾公亮;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韩琦、曾公亮;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韩琦、曾公亮;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神宗即位):韩琦(九月免)、曾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