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不屑一顾地分析道:“李谅祚不过是一位狂童罢了,他没有李元昊的智慧谋略,况且我们边境的守备比以前牢固多了,朝廷派使者谴责他,他必然服罪!”
朝廷还没有动手,陆诜先斩后奏了。
陆诜一掐李谅祚脖子,李谅祚果然遣使向宋请求和好,赵曙听到消息后,对韩琦道:“正如爱卿所料!”于是两国关系恢复正常。
十一月,赵曙的身体又出毛病了。御医诊治后,赵曙开始服药。但是病情不见好转。一天,宰相韩琦等至寝殿问安之后退出,颖王赵顼也跟着出来,忧形于色,对韩琦道:“怎么办啊?”
韩琦庄重地对赵顼道:“愿大王日夜都不要离开皇上左右!”
赵顼奇怪地回答:“这是人子的基本责任啊!”
韩琦脸色更加严肃,盯着赵顼的眼睛道:“恐怕不仅为此!”
赵顼恍然大悟。急忙转身进寝宫而去。
到十二月,赵曙的病逐渐沉重,竟然不能完整地说话了,处理国家大事,都是用笔写在纸上。韩琦见此,对赵曙奏道:“陛下很久没有上朝视事,朝廷内外惶恐忧愁,应该早立皇太子以安众人之心!”
赵曙沉默一阵,微微点头,韩琦请赵曙御笔写出皇太子人选。赵曙拿着韩琦双手递来的朱笔,颤颤巍巍地写道:“立大大王为皇太子!”
韩琦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颖王赵顼,轻声道:“想必是颖王了,请陛下重新写清楚一些。”
赵曙又提笔在后面加了一句:“颖王顼!”
韩琦立即召翰林学士来寝宫起草册封皇太子的制书。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到御榻前听命,韩琦将赵曙写的手诏递给张方平,张方平却说不能辨认。问英宗,赵曙靠着案几嘟嘟囔囔地说,又说不清楚。
张方平进笔给赵曙再写,赵曙又伏案写道:“来日降制,立某为皇太子!”具体是谁,没写清楚。
张方平抗声道:“皇太子必是颖王,既是嫡长子而且贤明,请陛下写出他的名字。”,赵曙又吃力地加上“颖王”两字,还没放下笔,似乎意犹未尽,再加“大大王”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