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使者见赵恒犹豫不决,拍着胸脯对赵恒表态,此次辽国是真心实意要和解,他愿留在宋营为质,如有虚言,可斩其首!
寇准见此,便想坐地起价,逼迫契丹使者道,如果契丹向大宋称臣,同时归还幽云十六州,那有讲和的可能,否则,免谈!
可惜朝中大臣有很多软骨头,都惧怕契丹。他们随驾出征已经是壮了十分的胆色,在前线夜夜从噩梦中惊醒,唯恐不能安然返家,见契丹主动讲和,不啻闻听仙乐,纷纷表态支持赵恒和谈,这既和最高领导保持了高度一致,又切切实实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不遗余力。
有大臣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说他想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因此不愿和谈。
寇准受到的压力很大,被迫无奈,也只得退步,表态同意与契丹讲和。
既然双方都有诚意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无非是讨价还价的问题了。
对于契丹的要价,赵恒此前听曹利用回来汇报过,契丹想要关南地区,赵恒虽然害怕失去和谈机会,但也不至于太糊涂:割地给敌国,那是丢祖宗的脸面,赵恒万万不敢答应。
好在大宋财大气粗,不差钱。
因此,在曹利用出使之前,赵恒特意召见。
赵恒对曹利用道:“辽人南下入侵,不是要夺取土地便是想求得财物。关南一地归属中国已久,不能许给辽国,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有成例在先。”
赵恒的意思清楚明确,要地,不行!要钱,我给得起!
曹利用可能是在契丹军营吃了一顿露天野餐,没有受到该有的待遇,心里十分痛恨辽国,便愤愤不平地对赵恒道:“他们若妄图有所贪求,臣绝不敢活着回来。”
赵恒很欣赏他的这句豪言壮语。
曹利用接着问赵恒:“如契丹议岁币,许多少?”
赵恒不假思索地道:“若事不得已,百万以下可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