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强没有太意外,他依稀记得一战时候,奥匈就打的很拉垮,自以为能很容易打爆塞尔维亚,结果后来几乎被反推,是德国人帮助下才打败了塞尔维亚。但塞尔维亚国王没有投降,带着几十万军民翻越险峻的高山,最后尸骨填满了巴尔干地区寒冷的山谷。有一部纪录片专门描绘过这个悲壮的场面。
战后,因为塞尔维亚没有投降,尽管国王流亡去了伦敦,还是成功享受到了胜利果实,建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将奥匈境内的克罗地亚等塞族系民族统一了起来,别说出海口了,人口和面积都翻了一倍有余。
此时距离历史上的一战也不远了,奥匈就算比一战强也有限,塞尔维亚弱也有限,加上是俄国人策划,那么塞尔维亚的武器装备肯定不会太差。凝聚力上肯定超过奥匈,在同等训练水平,同等装备水平下,打赢奥匈,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就看他们背后的势力怎么选择了,当然,也得看他们之后怎么操作。
德国会不会为了被俄国代理人打爆的奥匈下场?德国下场后,俄国会不会为了保护代理人亲自上阵?俄国上阵后,法国会不会再次复仇?以及英国如何选择?
最终还得是英国人,他竟然联合了俄国一起斡旋,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塞尔维亚和奥匈代表签署了协议,奥匈承诺不再干涉阿尔巴尼亚问题。作为斡旋的双方,英国和俄国也公开表示,不直接插手巴尔干问题。
这是将巴尔干问题,全权交给巴尔干国家自己解决的意思。
刘勇强看明白了:“这说明塞尔维亚背后,不但有俄国,还有英国啊。英俄支持,打不赢奥匈这个瘸腿帝国才怪。”
王圆提醒了刘勇强一下:“英俄的这个公开声明似乎有点玄妙。”
刘勇强疑惑道:“欧洲不是有一个大国一致原则吗,其实他们一直都在避免大国之间的直接碰撞。我觉得英俄声名,大概就是这个原则的体现。”
王圆又道:“可这样一来,俄国就被束缚住了手脚。”
刘勇强反应过来:“没错。俄国在巴尔干的优势,一直都是跟这里接壤,乌克兰方向的军队随时能开进巴尔干。现在跟英国一起声明不干涉巴尔干问题,虽然避免了跟英国直接碰撞。却也让自己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万一——”
“会不会是英国的外交操作?”
“英国人不是不喜欢搞秘密外交吗?”
“逼急了什么不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