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太守沈璞,刚上任那会儿,可没闲着。
他一到任上,就开始忙活着修城墙、挖护城河,还储备了大量的财物粮食,刀矛箭石也是一应俱全。
手下那些僚属们,一开始还觉得他有点儿多此一举,心里头直犯嘀咕。
可没过多久,魏军就浩浩荡荡地杀过来了。
这下子,那些僚属们慌了神,一个个都劝沈璞:“太守啊,魏军来势汹汹,咱们还是赶紧逃回建康去吧!”
沈璞听了,眉头一皱,坚决地说:“我之前准备这些守城的器具,就是为了今天。
要是敌人看咱们城小,不愿来攻,那我还省事了。
可他们既然来了,这正是我报国的时候,也是你们立功封侯的好机会啊!”
僚属们听了沈璞的话,心里头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一个个都坚定下来,决定跟沈璞一起守城。
沈璞又召来了二千精兵,紧闭城门,就等着魏军来攻。
这时候,臧质来敲门了,僚属们又劝沈璞:“太守啊,臧质这人靠不靠谱啊?
咱们还是别让他进来了吧!”
沈璞叹了口气,说:“咱们现在可是同舟共济的时候,胡越都能一心,何况兵多了更易退敌。
怎么能不让臧将军进来呢?”
说完,就开了城门,迎臧质进城。
臧质一进城,看到守备这么充足,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简直就是喜出望外。
他当即就跟沈璞发誓,要一起守城,共同对抗魏军。
众人也是欢呼雀跃,士气高昂。
再说那魏兵,他们可不带粮草,全靠沿途抢劫来充军需。
渡过了淮河往南走,老百姓都吓得逃窜了,魏兵想找个地方抢掠都找不到,人困马乏的,还遇到了饥荒。
后来,他们听说盱眙有存粮,就想着一举攻下盱眙,满载而归。
可是啊,他们攻城攻了好久,就是攻不下来。
魏主也是没办法,只好留下数千人驻守盱眙,自己带着大军往南去了。
魏主行到瓜步的时候,为了渡江,竟然开始毁民房,用木材做筏子。
木材不够了,就用竹苇来凑。
他们还扬言要渡江深入,建康城内一下子就慌了神。
宋主得知消息后,急忙命令领军将军刘遵考等人率兵扼守要津。
从采石到暨阳,六七百里的地界上,陈舰列营,严加防备,生怕魏军真的渡过江来。
太子劭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镇守石头城,统率着水师,随时准备迎战魏军。
丹阳尹徐湛之则守着石头仓城,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吏部尚书江湛这时候也是兼职领军,军事上的事情都由他来调度。
他整天忙得团团转,但心里头却十分清楚,这场仗可不好打啊!
宋主亲自登上了石头城,脸上满是忧色。
他看了看旁边的江湛,叹了口气说:“北伐的事情,本来就没多少人赞同。
如今士民怨苦,大夫忧心,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后悔也来不及了!”
江湛脸红红的,低下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
宋国的皇帝又叹了口气,说:“如果檀道济还在,哪里会让胡人的马匹跑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