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的诏书如同一道急令,穿越了重重关卡,终于送到了柳元景等将领的手中。
诏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因王玄谟的败退,柳元景等人不宜再孤军深入,应立即东归回朝。
柳元景接到诏书,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大局所需。
他迅速整顿军队,命令薛安都负责断后,一行人缓缓向襄阳退去。
这一撤退,可糟糕了,魏兵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拼命地往南追。
说起来,在这之前,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已经派出了胡盛之和梁坦两位大将,他们分别从汝南和上蔡出发,攻占了长社。
同时,他还让司马刘康祖靠近虎牢,形势看起来非常不错。
不过,魏国的永昌王拓跋仁也不是好惹的,他发现悬瓠城空虚,一下子就攻了进去,接着又拿下了项城。
这时候,宋军接到了撤回的命令,各位将领都带着兵回到了原来的驻地。
刘康祖和胡盛之也带着军队回来了。
他们一路上走,到了威武镇,突然就被魏兵追上了。
那魏兵多得满山遍野,好像要把他们全都吃掉一样。
胡盛之急得满头大汗,赶紧对刘康祖说:“追兵有好几万,我们只有八千,打不过啊!
我们应该靠着山势险要的地方,走小路往南躲,避开他们的锋芒。”
刘康祖却一脸生气,大声喊道:“之前在河边想找敌人找不到,现在他们自己送上门来,正好跟他们面对面干一仗,给他们个厉害瞧瞧!
怎么能还没打就先害怕呢?”
说完,他马上下令把战车围成营寨,还严厉地说:“谁要是看着不前进就砍头,谁要是惊慌后退就砍脚!”
军士们都齐声答应,气氛紧张得要命。
魏军很快就到了,把宋营四面包围起来。
宋军的将士们个个都勇往直前,拼死战斗,绝不退缩。
从早到晚,杀得魏兵尸体遍地,血流得脚踝都淹没了。
刘康祖冲锋在前,身上多处受伤还是不停地战斗。
可是,天晚了风也急了,拓跋仁让骑兵下马背着草,去烧刘康祖的营地。
刘康祖一边防守漏洞一边亲自指挥打仗。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偷偷射来的箭穿过了他的脖子,血流个不停。
他倒在马下,没了气息。
剩下的宋军在胡盛之的带领下冲出了包围,带着几百个残兵逃向了寿阳。
原来有八千人的队伍,现在死伤了一大半,惨不忍睹。
魏兵趁着胜利继续追赶,把威武镇糟蹋得不成样子。
镇守的将领王罗汉被抓了,但他没有投降。
罗汉瞅准机会,等到半夜的时候,他使劲扭断了铁链,偷拿了佩刀,把守将的头给砍了下来。
然后,他抱着那堆铁链就冲出了营寨,一路狂奔到了盱眙。
拓跋仁可不善罢甘休,他追着打到了寿阳。
南平王刘铄爬上城墙坚守,发誓要拼死保住家园。
这时候,魏国的皇帝拓跋焘把豫州的军事大权交给了永昌王拓跋仁,自己带着一队精兵快马加鞭直奔徐州,很快就到了萧城。
萧城的宋军将士们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他们本来是来守边疆的,现在却成了这场大战的主角。
胜败难料,让人心里害怕得很。
“魏军来势这么猛,咱们该怎么办啊?”
一个宋军士兵忧心忡忡地问。
“别怕,咱们有结实的城墙,士气也足,肯定能守住萧城!”
另一个士兵坚定地回答说。
但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这场仗不光关乎萧城的生死,还关系到整个宋国的安危呢。
萧城离彭城就十多里地,彭城那边的情况也紧张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