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毛希原哭哭啼啼的出来后,朱载圫方才推门而入。
看着病床上的毛澄,想起这几年的朝夕相处,饶是朱载圫这般铁石心肠之人,也不禁有些哀痛。
毛澄随意的拱了拱手笑道:“圣上,老臣守了一辈子的礼,这最后一面,老臣可就失礼了。”
“哈哈,甚好,这个时候,,就让那些君臣之礼见鬼去吧。”朱载圫豪迈的说道。
毛澄点了点头道:“圣上有三分太祖之才,又有三分汉武之风,已经初具明君气象了。”
“毛卿过奖了,大明立国已有百五十年,弊病丛生,朕也是时刻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怠慢,生怕走错一步,坏了我大明江山社稷,死后也无颜去见列祖列宗啊。”朱载圫轻叹一声道。
“圣上不必如此自谦,不光老臣相信您,满朝文武其实心里也都是相信您的,您总觉着好多大臣贪赃枉法,不顾百姓死活,但更多的人还是心怀天下的,只要圣上会用人,敢用人,大明就不会倒。”毛澄笑着回道。
“他们心里真的有大明天下么?”朱载煜苦笑一声道。
“圣上既然有如此疑惑,那老臣就献上自己的最后的一谏吧。”
“毛卿请说,朕洗耳恭听。”
“请问皇上,前宋灭亡时,陆秀夫为何要背着少帝投海?而且还有十万军民跟随,一起投海殉国。”毛澄缓缓问道。
“说实话,朕一向看不起前宋,但这最后一仗,却让朕甚是敬佩,若我华夏子民皆如此,胡人安敢寇边?”朱载圫慷慨激昂的回道。
“皇上,这便是您的误区了,其实那时候跳海殉国的大多不是百姓,而是文人们。”
“哎,前宋对文人如此礼遇,有这个结局也是情理之中的。”
“圣上,您又错了。”
“朕哪里错了?”朱载圫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