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学,一定要好好学格物学
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松江府华亭县,街头巷尾一片银白,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静谧与肃穆。
这里,是前内阁首辅徐阶的老家,也是他告老还乡之后的居所。
此时的徐阶,正坐在书房内,神情专注地翻阅着衍神公李文贵所着的《格物学》。
他虽已年逾古稀,白发苍苍,但眼神依旧犀利而坚定。
李文贵凭借格物之学发明玻璃、水泥等物,创造无数财富,徐阶对此羡慕不已,因此,他不但在这悠哉养老的日子中,自己研究《格物学》,而且也让家族子弟都投身于这门学问的研究,期望能为徐家寻得如同李文贵般的生财之道。
半响之后,就见徐阶轻轻合上书卷,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格物学,李文贵能借此获得如此成就,老夫钻研已久,却得不到什么收获,其中定有未被参透的玄机。也不知道他们学得如何?总不能,徐家之人,就没有及的上李家那小子的吧?”
这么想着,徐阶决定表面上不动声色,在暗中观察儿子和孙子们对格物学的钻研情况。
这一日午后,徐阶佯装散步,悄然来到长子徐璠的院子。
徐璠的书房门半掩着,徐阶轻轻靠近,透过门缝向内望去。
只见徐璠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格物学》,但他眼神游离,手中的笔在纸上随意乱画,显然心思并未放在书上。
徐阶心中一阵失望,眉头不禁紧紧皱起,暗自叹息:“璠儿,你为何如此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格物学若钻研有成,对徐家意义重大,你怎可如此懈怠。”
不过他并没有进门去喝斥,而是悄然离去。
离开徐璠的院子后,徐阶又朝着次子徐琨的居所走去。
徐琨的院子里堆满了杂物,显得有些杂乱。他仔细看看,似乎都是《格物学》书上提到过的一些物件,不过院子里这些都是残次品。
徐阶依旧不动声色,走进屋内,悄然观察里间的情况。
他就看到徐琨正对着一堆实验器具愁眉苦脸,桌上的纸张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似乎是实验记录,但又显得毫无条理。
站了一会之后,他就听到徐琨嘴里嘟囔起来:“这格物学,实在是太难了,做了这么多次实验,都没个结果。”
得,又废了一个儿子。
徐阶心中五味杂陈,既对徐琨的困难感到无奈,又失望于他的畏难情绪。
默默地退出,带着失望的心情,徐阶来到三子徐瑛的工坊时,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见工坊内,徐瑛正全神贯注地对着一个自制的光学仪器进行调试。
他时而眯着眼观察,时而用工具微调镜片的位置,完全没有察觉到徐阶的到来。
地上堆满了各种废弃的镜片和零件,看得出他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
徐阶看着徐瑛专注的背影,心中暗自点头:“瑛儿如此用心,他日定能有所建树。徐家的财富,指不定就要靠他了!”
随后,徐阶来到孙子徐元春的书房。
书房内,徐元春正趴在地上,对着一个自制的水车模型冥思苦想。周围摆放着各种工具和图纸,上面画满了水车的设计草图和数据。
徐阶见此,又是欣慰了一分,他悄悄走近,就听到徐元春自言自语道:“要是把这个齿轮再加大一点,是不是就能更好地传递动力了?”
徐阶看着认真思考的孙子,心中满是欣慰,这才是钻研格物学应有的态度。
回到书房,徐阶心情复杂。
长子不成才,以后这个家,怕是不能传给他,要不然,非被他败家完了也不一定!
但是,不传给长子的话,又会多一些是非,就如同朝堂上为裕王、景王之争一样。
想到这,徐阶就叹气,还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