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请来了工匠,教村民们打造各种精巧的木器。桌椅、屏风、摆件,每一件都工艺精湛。”
“这些木器不仅在附近城镇受欢迎,甚至吸引了一些远方商贾前来采购。桃源村渐渐富裕起来,周边村落的百姓听闻,也纷纷前来投靠。萧羽将他们安置妥当,分配工作,俨然成为了这一片区域的领头人。”
“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萧羽心中有了更大的志向。他看到朝廷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便想着建立一个属于百姓的乐土,让大家不再受压迫。”
“他暗中招募壮士,按照《治世要略》中的练兵之法进行训练。”
“同时,在山中修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他深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拥有足够的武力。”
“萧羽对待百姓极好,除了带领大家致富,还开办了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设立医馆,免费为村民治病。周边遭受灾荒的百姓,听闻桃源村的好,更是拖家带口地赶来。”
“短短数年,在锦屏山周边,以桃源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聚居地,人口多达数万人。”
“而人多了,山里面就装不下了无奈之下只能是放一些人到明面上。
“而无论他怎么待百姓好,但是世界上真的有一碗水端平的时候吗?那自然是没有的。”
“何况天下聪明人何其之多,萧羽的举动渐渐引起了他人的目光。”
“一个偏远山村,居然如此富裕。而此地百姓无意识流出的高傲与不同于他人的红润面色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
“此地官员曾寻到萧羽索要贿赂,萧羽自然是严词拒绝。”
“官员怀恨在心,回家就与朝廷上表称锦屏山有一股势力在悄然崛起,疑似图谋不轨。朝廷震动,当即派了一位监察御史前来探查。”
“萧羽得知朝廷派人来,心中虽有些忐忑,但自觉问心无愧。”
“而这时有神秘世家向他伸出橄榄枝,而他拒绝了。”
“按照他的说法是他所做一切皆为百姓,问心无愧,又怎怕他人言语。“
“世家之人走了,他以隆重的礼节迎接监察御史,带着御史参观了明面上的村落、学堂、工坊,讲述自己带领百姓致富的过程。”
“监察御史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暗警惕。他看到这里百姓安居乐业,井然有序,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回到京城后,监察御史向皇帝详细禀报了所见所闻,着重强调了萧羽势力的壮大以及暗藏的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