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喧宾夺主(六)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朱钰苦笑一声微微拱手说道:“既然徐老爷如此有雅兴,那在下就洗耳恭听了。”

徐兴辉微微一笑还了一礼才缓慢的开口。

“前朝朝的边陲,有一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唤作锦屏山。”

“山脚下有个小村落,名叫桃源村,村里有个叫萧羽的年轻后生。”

”而萧羽身形挺拔,剑眉星目,虽出身农家,却怀揣着远超常人的抱负。”

“彼时,大楚历经数代帝王,表面上歌舞升平,实则内里暗流涌动。”

“苛捐杂税繁重,地方官员贪污成风,百姓苦不堪言。”

“桃源村也未能幸免,每年缴纳的赋税几乎要夺去村民大半收成,遇上灾年,更是食不果腹。”

“无奈之下大多百姓只得欲妻卖女,易子而食。而此中事情在史书上只留下短短六个字。”

“岁大饥,民相食”。

“一日,萧羽上山砍柴,途中偶遇一位老者晕倒在路旁。”

“他赶忙放下柴担,将老者扶起,从随身的水囊中倒出水喂给老者。”

老者缓缓苏醒,目光炯炯地看着萧羽,道:“后生,你心地纯善,老夫这里有一本奇书,或许能助你改变这世道。”

“言罢,从怀中掏出一本古朴的书籍,递到萧羽手中。”

“萧羽接过,只见封皮上写着《治世要略》,翻开书页,里面记载着治国安邦、发展民生、练兵布阵之法。”

“自那之后,萧羽如获至宝,日夜研读。他看着锦屏山,心中有了主意。”

“锦屏山物产丰富,山中多有珍稀药材、山货,以往村民只是小打小闹地采集些自用或换些微薄银钱。”

“而萧羽开始挨家挨户劝说村民,组织起来,有规模地采集山中物产。”

“他将山货进行精细分类、包装,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前往附近城镇售卖。由于货品质量上乘,又有独特的包装,很快便打开了销路,村民们的收入渐渐多了起来。”

“有了些积蓄后,萧羽又想到山中木材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