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悬山小荒岛,茅草屋内,小会议还在继续讨论。
“啊哈、、”
听完张煌言的猜测后,坐在右侧的老医师,前吏部郎中沈佺期,惊爆一声,猛的站起来,言辞急切的质问:
“仓水啊”
“延平王,当真是如此不堪?”
“鲁王殿下,岂不是会有性命危险?”
“不行啊,老夫得早点回去,看护好鲁王殿下”
“殿下的身体,本就是久病之躯,折腾不起啊,万一有个好歹、、”
说完后,沈佺期左右看了看,内心有一种冲动,想拔腿走人的架势。
没错的,大明鲁王殿下,一直居住在金门岛,就是沈佺期和王忠孝,他们负责照应。
可想而知,这两个才是鲁王朱以海身边,最核心,最信任的臣子。
现在,这个老医师,听到张煌言的警示后,当然是担心了,害怕回去晚了,鲁王殿下就没了。
“复斋兄”
“你多虑了,急糊涂了”
正在这时,不待张煌言回答,坐在下方的徐孚远,一把拉住急躁的沈佺期,说他急糊涂了。
“刚刚不是说了嘛”
“延平王需要联手咱们,去对抗大西南”
“只要鲁王殿下在,咱们就是他的挡箭牌,对吧”
“至少,短时间内,殿下是无碍的,切勿多虑了”
这个徐阶的嫡系后人,听的仔细,想的也不少,也被张煌言点醒了。
很明显,福建那边的局势,太复杂了,盘根错节啊。
如今,福建的清军,整兵备战了半年多,随时可能发动大战役。
孤立无依的延平王,肯定是一边备战,一边寻找外部援兵,增强自己的决战胜算。
现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郑氏曾经求援大西南,但被强势的朱皇帝,果断拒绝了。
迫不得已,心中没把握的延平王,才会回过头来,寻求江浙义军的大义支持。
既然,延平王需要江浙义军,肯定就不会动手,也不敢动手的。
“嗯”
“复斋兄,你是多虑了”
“云卿兄说的没错,殿下是没有危险的”
紧随其后,坐在主位上的张苍水,也是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同意徐孚远的看法。
“延平王啊”
“金陵城下自溃,厦门岛内龟缩”
“这就是,延平王郑氏,最真实的写照”
“性格上,刚愎自用,私心太重,望之不似人君,更不似人臣”
“军事上,急功近利,看上去治军严苛,实则优柔寡断”
“尤其是在南京城下,带了一大堆家眷,放纵手下兵将,打鱼晒网,断送北伐的大好局面”
顿了一下,张苍水又抬起头,露出惋惜的表情,继续开口说道:
“这么多年来”
“福建郑氏,在对战满清鞑子方面,并没有过人的战绩”
“在抗清大义面前,又不能团结各反清势力,尤其是失信李晋王,连着两次毁约,有违诚心大义”
“还有,就是不遗余力的,打压排挤,分化瓦解,咱们这些鲁王殿下的旧臣旧将”
“定西侯啊,英年早逝,死的太惨了,不明不白的,流言蜚语一大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