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哧、、”
茅草屋内,四方桌子上,老辣的张煌言,深吸一口气,缓解一下,内心中的激动和自豪。
是的,说起大西南的朱皇帝,这个抗清大英雄,那是一个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试问一下”
“诸位老兄长”
“如此圣明,英武的大明皇帝”
“可不是胆小懦弱,昏庸无能,妇人之仁啊”
“如此圣明,怎么可能被郑氏拿捏,入厦门这个巨坑”
顿了一下,环顾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都是一脸凝重的表情,张苍水点了点头,继续开口说道:
“你们要回想一下”
“这十几年来,厦门郑氏,又是如何对待大西南的”
“晋王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满清听了都是瑟瑟发抖”
“大胜之下,李晋王的兵马,南下攻打两广的时候,两次邀请郑氏出兵”
“可是,厦门郑氏,又是如何做人的?”
“两次诚心相邀,两次承诺同意,两次临时再毁约,两次功亏一篑啊”
是的,福建厦门郑氏,就是一个军阀集团,风吹两边倒,卖队友的高手。
当年,强势的大西军,战功赫赫的李晋王,两蹶名王,震惊整个九州中原大地。
携大胜之势,南下两广,特意邀约福建的郑氏,一起攻打广东的尚可喜。
这个延平王,心中肯定是非常忌惮,强大的大西军,还有战功赫赫的李晋王。
迫不得已之下,身为大明的臣子,只能在表面上,答应李晋王的邀战。
但,到了关键的时候,郑氏又毁约了,硬是不出兵,坐看李晋王两次兵败,功亏一篑。
“还有,去年的时候”
“满清大军,三路打穿了整个大西南,永历朝廷,濒临灭绝了”
“这时候,厦门的郑氏,又在干什么呢?”
“对吧,又是没有出兵,攻击两广大后方,策应大西南反攻”
“最让人气愤的,是调转大军的枪头,直接北伐南京,弃大西南朝廷而不顾”
对事不对人,老辣的张煌言,也是实话实说,一把掀开了延平王的虚伪。
是的,抗清十几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还是对去年的北伐,耿耿于怀,心中长满了倒刺。
福建的延平王,舟山的张苍水,都自诩是大明的忠臣志士。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张煌言自己,肯定是做到了,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但是,福建的郑氏,就没那个资格了,毕竟,他们做的事情,太混蛋了。
以前,延平王坐在厦门,放李晋王的鸽子,还能说是政见不同,派系有别。
但是,满清平推大西南的时候,形势就不一样了,那是要断大明的国祚啊。
这时候,手握重兵的延平王,又是再一次,不理不睬,坐看大明国祚灭亡。
“更何况”
“陛下的大军,南征北战,几万里征途啊,攻城略地”
“即便是铁人军队,也得停下来,歇一歇吧”
“那个时候,如果再同意出兵福建,一个不小心,就是崩溃的边沿”
“试问一下”
“如此勇武圣明的陛下,深知厦门郑氏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