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弄玄虚大少发警示 告小状程风惹麻烦
“什么事你说,我们记着。”这些小反骨仔们心里顿时好奇起来。
程风叹道:“我今日观看大帅的脸色……”
“大帅脸色怎么了?”见程风说了半句又不说了,毛承禄心里急啊。
“唉!算了,不说也罢,你们还是不知道的好,说了你们不信,还以为我是江湖骗子。”
“别啊,公子,你这话说一半留一半的,总感觉要出大事,勾得人心里慌。”
大少不这么说还好,大家都当是什么玩笑,大少这么一说,反而提起了大家的兴趣。
看看几人那一脸的急切样,大少咬咬牙,好像做出了很艰难的决策一样。
“我见大帅的脸色不好,怕是……怕是……”
说到这里,大少又不说了。
又是半节话,毛永诗心里那个急啊:“怕是啥,你倒是说呀。公子你平时都挺爽快的,今日是怎么了?”
程风笑笑:“主要是这话说出来有些大逆不道,我怕你们揍我。”
毛承禄拍拍程风的肩笑道:“不会,你只管说,就算说的是老头子的坏话,我们也不揍你。”
“真的?说话算数?”
毛承禄一拍胸膛:“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不揍你就不揍你。”
大少看看周围几人:“你们也不会揍我?”
黄龙,毛永喜,毛永明都表示:“不会。”
“你们,你们发誓,绝不揍我。”
“我们对天发誓,不管你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我们都不揍你。”
三人信誓旦旦,只有刘兴祚看着几人一言不发。
“好吧。”大少信了:“今日我见大帅的脸色非常的不好,仔细一看竟然印堂发黑,霉运缠绕。”
果然,说的是大帅的坏话,几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了会心的一笑。
大少早知道他们会去告小状,也懒得理他们,只是接着往下说:“我看了一下天象,天象显示大帅最近这半年犯字冲。”
毛承禄看看左右,都是一脸懵逼样,忙问:“啥叫犯字冲?哥几个都没听懂。”
“犯字冲都不知道,可见你们平时也不好好读书。隋唐演义里瓦岗寨有一个叫李密的知道吧?”
几人点头:“知道,瓦岗寨的大当家。”
“他死在哪里?知道吗?”
几人猛摇头:“就听说书的讲过几回,谁记得住他死在哪里。”
“他死在绝密涧。”
“他死在绝密涧怎么了?这跟犯字冲有关系吗?”
程风差点崩溃,昂着头大喊一声:“老天爷啊,来个雷劈了他们吧。”
.毛承禄哈哈大笑起来:“逗你玩呢,看把你急的,这谁不知道啊,那李密死在绝密涧,那凤雏庞统还死在落凤坡了,这又如何?
别在这里绕弯子了,直接说吧,大帅犯什么字的冲?”
程风收起一脸的嬉皮笑脸,非常严肃的道:“大帅今年犯双字,最近半年,凡是带双字的地方都别去,去了会有血光之灾,躲都躲不开的那种。”
老天爷,这程公子真的是童言无忌,什么话都敢说,黄龙,刘兴祚看看程风,打了一个冷战。
毛永诗心里咯噔一下,他可是在青山堡待过好长一段时间的人,这程小公子的神秘,在青山堡可是家喻户晓,他说的话,听说非常的灵验。
毛永诗心里忐忑的问:“公子,你能说明白点不?”
程风摇头晃脑的:“永诗公子,这就是泄露天机的事,还要怎么说明白?就是那句话,提醒大帅小心。
凡是带双的地方都别去,比如说双街,双村,双山,双城,双岛之类的地方,都别去就是了。”
毛永明哈哈一笑:“公子你说的这玄玄乎乎的,这如何让人相信得了。”
程风叹息一声:“唉!其实吧,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古话说的好,躲过就不是祸,是祸就躲不过,一切听天由命吧。”
毛承禄也哈哈一笑:“没想到两年不见,小公子竟然变神棍了,这不是袁军门教你的吧。”
程风笑笑:“信神如神在,不信神不怪,我的戏言而已,你们别当真哈。”
毛永喜哈哈一笑:“这事我们还真的当真了,公子赶快想想办法,给些贿赂封住我们的嘴,否则这话肯定会传到大帅的耳朵里。”
程风也笑笑:“行了行了,别敲诈我,这军粮的欠条就不让你们打了,可行?”
几人闻言大喜:“公子此话当真?”
“真,比真金还真,去年得到辽东封海的消息,就知道东江镇会缺粮。
上面有禁令,我们也不敢大张旗鼓的往这边运粮,也怕被人抓住说是走私。
这次我过来也没敢带太多,这三千石就是准备赠送给你们的,只是大帅先开了口,我不好说罢了。”
“谢谢公子的高义,黄龙感激不尽。”黄龙起身行了个深躬的大礼。
刘兴祚也起身行礼感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下,大家都高兴了,都忍不住的多喝了两杯,结果,除了大少全都醉了。
要不是都有亲兵在二楼吃饭,大少都不知道如何才能把他们送回家去?
等到亲兵,把几人全部都背走,程风背着小手站在三楼的楼梯口,看着的毛永诗的背影。
小声的嘀咕:“如果吴桥的事无法改变,还是会发生,以后能不能把山东的穷苦百姓全都搬空,就看你给不给力了”。
李可,吴正,月儿,木兰才上得楼来,正好看见自家少爷独自一人站在高高的三楼,如同君临天下一般。
码头的粮食移交给了东江军,该装的神也装了,该弄的鬼也弄了,这次来东江镇的目的也达到。
至于后续如何发展,那就看天意了,程风也管不了,还是拍拍屁股,完事走人。
三月十六日,舰队离开铁山镇,沿辽东南下,驶向天津。
刚靠近旅顺港进入渤海湾,便频繁地发现有巡逻的战船想要拦截自己的迹象。
有可能是他们船速太慢追不上,也有可能是他们认识自己的船,只做出了一个拦截的假动作,没敢真拦。
这一路上受到了不少的干扰,大少还是顺利的到达海河西岸,程记私人码头。
在天津休息了两天,三月二十日,启程前往遵化县,为了不引人注意,护卫队分成六队,每队二十人,前后间隔二里地出发。
吴钟带领第一队在前面开路,程风,月儿,木兰随第二队同行,石达开负责后面四队压阵,前后相隔十二里。
因为走的是天津到北京的官道,路上车队行人不少,程风也不敢策马狂奔。
刚过武清三十里,远远见前方有一队伍,有带棚马车两辆,无棚马车六辆,还有家丁护卫三十余人,正靠边休息。
见路边有车队停歇,担心惊马,打头的护卫勒住马缰,速度降下来。
大少刚勒住马缰,正准备慢慢通过,马儿刚走到第一辆马车前,马车里钻出一中年男子,呼唤了一声:“虚谷公子。”
程风一愣,勒马回头一看,嘿嘿,是个熟人,顿时眉开眼笑打招呼:“秦大人好,大人这是要到哪去?”
秦世英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小公子,这是要到京城去?”
程风摇头:“不是去京城,有事要到遵化去,秦大人是要进京面圣吗?”
秦世英笑道:“真是巧了,本官也是去遵化。”
大少呵呵:“这还真是太巧,秦大人也是到遵化去游玩的?”
秦世英哈哈一笑:“本官可没有虚谷公子这么好命,可以到处游山玩水,本官是去那里上任知县的。”
“秦大人是遵化县的新县令?”
“正是。”
程风想起来了,秦世英可谓是天选之子,崇祯二年刚调到遵化当县令,就遇着女真人入关抢劫,丢失了遵化,因此也丢了官位。
崇祯四年重新启用调任登州蓬莱县县令,结果当年又遇孔有德造反,与孙元化,鲁庭延,吴维城,谭杰,朱光兰一起被孔有德所俘。
被孔有德放回后,被押解进京治罪,最后孙元化被斩首示众,秦世英被革职,充军到山西阳和卫。
看着这个倒霉的秦大人,程风拱手笑言:“恭喜秦大人,贺喜秦大人,秦大人果然是朝廷的一块砖,哪里危险往哪里搬。”
秦世英笑道:“公子此言差矣,那遵化虽是边城,却是九边重镇,向来有重兵把守,看似危险,实则安全。”
程风笑笑:“也对,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是安全是危险,去干个一年半载便可知晓。”
说话间,第三队护卫赶了上来,秦世英看看刚到的护卫,又想起在前面开道的还有二十护卫,这小公子出门最少带了六十名护卫,安全保障好像很强。
“虚谷公子,既然你也是到遵化去,你我正好同路,不知可否同行?”
“那感情好,从这里去遵化,过了通州,那也是山峦叠嶂,盗匪横行,你我结伴相互照应也好。”
“那好,那好,公子可否下马,与本官同坐马车?”
程风摇头:“路途遥远,坐马车癫的屁股疼,还不如骑马,沿途还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公子说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