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这很合理

跟往常一样,张定根本就没给他们留出多余思考和猜测的时间与机会,只见他直截了当地开口说道:“各位,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呢,其实就是有一件事需要拜托诸位帮忙处理一下。”

说完这话后,张定那锐利如鹰般的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仿佛要看透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果然……]几个尚书心里咯噔一声,心里不好的想法似乎在慢慢应验。现在四面都是敌人,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也能理解,打仗嘛,哪有那么顺利的。

不过好处就是他们现在的体量完全撑得住一定程度的损失,不至于遇到一点问题就垮台。

如果这几个人几百年后读书,就知道在心理学上,当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

往往把一些事通通当做暗示,即人会下意识地把结果往自己的想法上靠拢,这就是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他们此时此刻显然就是如此。明明什么都没有发生,仅仅凭借一些细节,外加自己的脑补,就幻想出了很多种不好的事情。

“大王,您说吧,我们任凭差遣。”几个人面色凝重,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情。虽然张定有点不明所以,不就是搞的钱的事情,至于这样吗?

不过张定也没多说什么,万一这样他们觉得有仪式感呢?

张定点了点头:“首先是礼部尚书陈立。”

陈立一个激灵,立马站了起来,“大王您说。”他刚刚还在暗想是不是投诚的太快了,万一这个“唐”政权要垮台了怎么办?

给张定干了这么多事情,又是称王大典,又是天天骂前东家,也不知道万一前东家又打回来了可怎么办,会不会把他剥皮抽筋?

正在想呢,结果就听到张定在喊他的名字,心虚的他自然表现的就比较应激,生怕现在就被张定给当成二五仔给处理了。

“这么激动干什么?坐。”张定不知道今天这几个人怎么回事,一进来就是沉着一张脸,现在又大惊小怪,实在是让人有点费解。

陈立也意识到自己有点杯弓蛇影了,接过张定递过来的梯子就讪讪坐下了。

“你负责挑几个人,那种年轻有为,有胆色,肚子里有真才识货的,脑子转的快点的,把他们派去南边。”

张定说着拿过一张世界地图,别太惊讶,这玩意儿早在万历年间国内就绘出来了,人家环球大航行更是早在1552年就搞完了,过了接近一百年,有实在是很正常。

虽然明初改变了宋元时期对私人海上贸易的鼓励政策,实行海禁,对内“寸板不许下海”。

但是到了明中期,明朝的国力大不如前,国库空虚,海禁政策逐渐松弛,虽后世时有调整,但大致走在不出这个基调。

但这只是针对朝廷官方,朝廷不做生意,不代表大家伙不做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