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几个人,要那种跑得快的。给我把户部尚书钱多多,兵部尚书沈默,工部尚书谭九梦,礼部尚书陈立通通请过来。”
张定倏然抬起头,没头没脑的下了一句命令。
旁边实际上不忙,但是表现的也很忙的助手们一愣,虽然张定的要求有点无厘头,但是没有任何问题,也还算正事。
就算不是正事,只要张定有所需要,他们也会马上腆着脸就去干,不仅要干,还要干好。更别说在张伟刚刚荣升“税务部”部长的关口,这就得更加好好的表现了。
万一下一个张伟就是自己呢?如果人没有梦想,那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尽管众人皆具相同的身体构造——皆是由两个肩膀支撑起一个脑袋,但从外表来看,似乎毫无差异可言。
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由于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水平、家庭背景以及所接受教育程度等众多方面的显着差别,这使得每一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其反应和应对方式也会大相径庭。
有些人天生聪慧机敏,思维敏捷如闪电,能够迅速洞察事物的本质,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准确且明智的决策;而另一些人可能智力稍逊一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们,其所受到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的。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或许从小就接触到各种优质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了自信大方、从容不迫的性格特点。
相比之下,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则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
此外,个人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同样对其遇事反应产生深远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具备更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更好地处理复杂局面。
反之,未接受过充分教育的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总之,正是这些纷繁多样的因素相互交织作用,最终造就了每个人独特的处事风格和反应模式。
就比如此时,面对张定忽然的命令,有人还在愣神张定此举的用意是什么,有人因为距离比较远而根本就没有听清张定说了什么,但是同样也有人已经选择立刻采取了行动。
在大多数人回过神之前,就有几个人手脚麻利,嘴还快的答应了下来,把这件事情已经揽到了手里。
只留着表面风平浪静,内心不断暗骂着的众人在此继续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