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一场关乎当朝内阁首辅命运的御前审讯,除了牵连到朝廷未来格局,更牵扯着众多人未来的命运,怎会不成为京城人们关心所在呢?
虽然不清楚具体过程和情节,但大家可以从结局往上倒推呀!
就在崇祯皇帝御审吴昌时二人的当天傍晚,外界便已得知吴昌时和董廷献遭受了严厉的酷刑折磨,且在当天夜里他们二人就死在了镇抚司狱中。
可当人们纷纷猜测周延儒在劫难逃之际,崇祯皇帝却忽然大发慈悲,他一改往日刻薄寡恩的做派,并没有过于深究周延儒的问题……
六月二十五日,大明内阁首辅周延儒上书请辞中极殿大学士衔及内阁首辅之职,未获圣准。
六月二十六日,周延儒又再次上书请辞少师职衔,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允准。
六月二十六日当晚,崇祯皇帝下旨令内阁并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对周延儒“怀私植党,误国覆邦”等罪状,从公察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对周延儒二次复出后的政绩予以肯定,他虽然指责周延儒不能“永矢精白”,按罪定议,罪应下失误封疆一等。
但李邦华也坚持皇上有“曾居首辅,宽其拿解”的明旨,因此他希望能对周延儒从宽处理。
而大理寺卿凌义渠则毫不顾及周延儒复出后的政绩,他大肆揭露其为政为人奸邪品格,认为大明律虽有“议贵”之条,然也不能成为宽恕周延儒的托词。
不过,刑部尚书张忻则倾向于都御史李邦华的意见,最终三法司的结论是拟将内阁首辅周延儒判定终身充军。
不过,三法司的结论通过内阁报到宫里的时候,却又被崇祯皇帝自己给推翻了……
崇祯皇帝感念周延儒二次复出内阁首辅以来,殚精竭虑,操劳国事,未有大错,今虽有种种不妥,然多为其下属所为,其多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