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之光”并非是强行扭曲他人思想的能力,它不过是能一定程度驱逐那些负面念头,显露真善的纯粹本性罢了。
但,也仅仅是驱逐,而非是永久改变。
也就是说,别看如今这些僧人诚心忏悔,但说不准转头过个半天功夫,又是故态萌发。
然而,这些僧人说到底却是罪不至死,唐三藏非滥杀嗜杀之人,同为凡夫俗子,唐三藏也未自大到有资格审判他们。
思索良久,唐三藏宣了句佛号,开口说道。
“尔等若是真心忏悔,且听贫僧诵经,牢记于心,常常念之,保灵台清明,防止邪念入侵,还望今后尔等多行善事,多种善果,以偿还因果报应。”
“是……圣僧……”
随着唐三藏盘膝坐下,周围的众多僧人也随即盘膝而坐,精神专注地盯着唐三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阵阵梵音入耳,众僧听得如痴如醉,又于意识朦胧之间,感觉到自身的心灵受到了洗涤一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非是曾经唐三藏所修行的寺庙藏书,而是由唐三藏根据自己曾经的记忆默写而出。
毕竟作为僧人,背诵经文算得上是基本的功课,所以唐三藏为了避免麻烦,便亲自手书一本,常常携带在身边。
只不过,渐渐的,唐三藏却是发现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具备着种种奇异效果,当时在双叉岭能超度众多妖怪冤魂不说,平时诵念对于自身的精神状态也是大有裨益。
故以,唐三藏也没有藏私的念头,慨然将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于众多僧人,以免再复鬼迷心窍的状态。
然而,就在此刻,一阵黑风卷席,赫然有着不速之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