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1988年!即便在深圳,一个月能拿到300块钱工资也很让人羡慕了。
周秋萍好奇不已∶"就让我唱歌
"对呀。"中年男人颇为热情,"等你唱红了,就能签唱片公司,当真正的大明星了。
周秋萍笑得厉害,因为太过惊讶,她甚至觉得有点荒谬,她笑着摇头∶"不行,我要晚上唱歌的话,就没人帮我带孩子了。
她倒不是对夜总会歌手有偏见。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流行歌手都是从歌舞厅唱出去的。像毛宁像杨钰莹像陈明,还有那个唱《爱情鸟》的林依轮,都有在歌厅驻唱的经历。
甚至连邓丽君,当初也唱过歌厅啊。
她拒绝,是因为她没想过干这行。她也的确没学过唱歌,自认毫无优势可言。就顶着一张略有几分像邓丽君的脸,想要一招鲜吃遍天吗?开什么玩笑哦。
况且她现在也真看不上一天300块钱的进账,太耽误她挣钱了。
中年男人十分遗憾∶"靓女,你太草率了,怎么能这么早就结婚生孩子?婚姻会绑架你的人生的。
周秋萍乐不可支,做出遗憾的模样∶"你说晚了呀,孩子都生了,我总不能再揣回肚子里去。
中年男人这才老大不痛快地告辞离开。
余成百思不得其解∶"深圳就没唱歌的人吗?宣传队什么的,都是专业歌手啊。他们怎么还满大街找人
陈自强笑出了声∶"你晓得深圳有多少夜场吗?单一个罗湖,就有700多家。每天有几万人去消费,歌舞厅夜场日均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余成大吃一惊∶"这么多钱啊!就凭深圳的夜场,都能养活—架飞机了
要是侯晓斌知道开个夜总会就能把经费挣出来,他们绝对会遍地开夜总会。
陈自强奇怪∶"人家为什么养飞机啊?哦!你说私人飞机吗?现在倒没看到人开。不过听说香港的大老板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周秋萍听这两人的交谈,脑海中只有4个字∶鸡同鸭讲。
余成叹气∶"果然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周秋萍鼓励他∶"打起精神来,好好挣钱。
几人一边走一边说话,漫步在深圳的万家灯火下,感受这个城市的韵味。
街头播放着深圳歌手演唱的流行歌∶"晚风吹过来,多么的清爽,深圳的夜色,绚丽明亮……
是这个夜晚的真实写照。
陈自强跟着唱起来∶"快快地飞跑,我的车儿,穿过大街小巷,灯光海洋……
这首《夜色阑珊》自从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九州方圆电视歌会》上演唱之后便走红大江南北,到现在也没过时。
就连余成这种17岁就待在兵营里的人都会唱。三人跟着音乐哼唱起来,经过周围的人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里,大家一起歌唱∶"我的青春,我的世界,在这时刻,如此辉煌。
唱完最后那句∶"快快地飞跑,我的车儿,向着那明天,向着那太阳。
在街头偶遇的人发出一阵灿烂的笑声,彼此挥手再见。
陈自强指着大笑着离开的女孩,兴致勃勃道∶"她们是三洋妹。
周秋萍和余成都茫然∶"什么意思
"就是日本三洋公司的工人。她们身上穿的就是工装,骑的也是三洋公司发给她们的自行车。"陈自强十分愿意展示自己对深圳的了解,"她们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时那叫一个浩浩荡荡,还上过报纸呢。三洋妹就是这么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