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每一个学生心里都有一首最美的诗歌,所以大家回答的都非常积极。秦倚天翘课不在,九班四十名学生中有三十几人回答了这个问题。

松岛纪看了之后暗自点头,心想,老师讲课不沉闷能够带动学生的参与情绪,这个年轻的老师做的非常不错。

有些学生听的懂华夏语,能够直接的感受到方炎所讲的那些诗歌的意境美感。

还有一部份学生的华夏语并不好,那就只能依靠翻译来帮忙。

当然,翻译虽然懂得语言上的转换,但是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或者对诗歌的理解不够深入,翻译成日语后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方炎允许学生们自由提问。

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用流利的华夏语说道:“老师,你好,我是武仁大学的国学老师藤野三郎,刚才听了你讲的诗歌之美,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华夏文化,渊源流长。唐诗宋词,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得到回响。”

“我不明白的是,华夏人有着那么多年的文化历史,出现过那么多的杰出先贤,为什么到现在,却有这样一句奇怪的话出现呢?”

“什么话?”方炎笑着问道。挑事的来了?心存这个想法,就不自觉的朝着坐在后排的陆朝歌看了一眼。

“唐朝文化在东洋,明朝文化在南韩,民国文化在台湾。”藤野三郎扶了扶眼镜,微笑着说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流传出来呢?难道说,华夏人都不愿意传承自己的祖先留下来的优质文化吗?”

第72章 比一比不就知道?

现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想学习唐朝文化可以去日本,想学习宋朝文化可以去韩国,想学习元朝文化可以去蒙古,想学习明朝文化可以去缅甸,想学习清朝文化可以去香港,想学习民国文化可以去台湾。

意思是说,唐朝文化的精髓由东洋继承,宋朝文化的精髓被南韩继承,民国文化的精髓则被台湾继承。

那么,华夏国人又继承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