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三管齐下

顾川这头制造自行车与说服凹脸商人,川母那头在创造那“马可波罗”存在过的痕迹。

人的痕迹好创造,因为活着的人总是相似的。物的痕迹不好创造,因为不存在的物是难想象的。

最后,这对母子相聚于返城前夕的烛光前。

“你和凹脸商人谈好了你那个车的生意了?”

顾川吃饭的时候,川母问他。

“……还没全好,还没有做好纸面上的约定,等进城了,我们要去找公证处,公证处外,私下也要做私下的契约。”

顾川说。

“公证处好,安全,有议事会的监督,好!”川母听罢,又拧了拧顾川的换洗衣物。这些是他回来的时候换下来的,等明天出发的时候又要带上的。水滴沿着布料的皱褶不停地滴到底下的盆里。川母又停手,落入沉思,光滑的脖颈在衣领里犹如干净山泉。

“那他不做他的炼金了?”

“他现在看到真金的生意……炼金……”顾川撇了撇嘴,“狗都不炼了!”

川母吃吃地笑了起来。

夜已经很深了,川母感到困倦,用手掩住嘴唇,打了一个困困的哈欠,然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带着一种孩子气的撒娇说,“能给我详细讲讲你们的事情吗?不用太久,就讲个大概、讲一会儿嘛……”

“当然可以呀!”

志得意满的少年人露出洁白的牙齿,对着这一世的母亲清爽地笑了。他不慌不忙地开始讲起关于企业的股份、投资与贷款的事情。这是哪个社会都普遍存在的概念,也就是借钱,给钱与合作的拓展。但这个世界还不像顾川的上一世将金融游戏完善到一种常人难以涉及的精致的高度,一切还都是崭新的。

接着,他说:

“自行车的技术,我决定全部出售给凹脸商人,来套现一笔巨大的款项。如果单以这笔巨款出售给凹脸商人,他是决计不肯的。因此,我和他绕了一个弯。”

“绕了一个弯?”

“这笔款项已经谈好了,一共是一百万的变色石币。但他没有钱,那怎么办呢?我和他一起宣布,他向日照村借了一笔一百万的钱,然后向我买下自行车的技术和支持,在未来十年内分批归还。”

一百万这个数字把川母吓到了。

这得多少钢镚啊!不要把这间屋子给彻底塞满了!

“交易需要凭证,凭证我们用的是深地家族所用的奇券的形式。”顾川先是向川母解释起城里的一些雏形金融,川母认真地在听。然后这小孩子才说道:“但我们的就不叫奇券了,这是深地家族的名字吗!我们的就叫股券。他向我贷款一百万,自己资产入股一百万。这便是总共二百万的变色石币。我们将其分割成二百张奇券。其中一百张作为贷款质押,由我持有,实际上就相当于我技术入股一百万,他则持另一半股券。这股券代表着对即将开展的自行车生意的控制权和分红权,而我和他就是股东。”

准确的说,凹脸商人确实持有一半,另一半却并不仅在顾川的手中,其中十张还分给了同样参与自行车设计的村中人。这些村中人也行将前往落日城。

“在之后的每个节气,他具有优先的权利以一定价格从我这里回购一定数量的股券,直到全部回购为止。如果他的钱足够多的话,他可以把我的股权全部买走,把自行车变成他独一无二的一个人的,而我只享有冠名权。”

这一连串把川母绕晕了。她其他的都没听懂,只听懂一百万这个字眼:

“凹脸商人有一百万变色石币!我们也有一百万变色石币了!”

川母吓了一大跳。

整个日照村能不能凑出十万的变色石币都是个大问题!

一种孩子突然致富的感觉带给川母持续数秒钟的自豪与幸福感,但很快就变回了担忧,让她站起身子,翻找可以藏东西的地方——这么多的钱要存在哪里呀!罐子和墙里好像塞不进去,要不埋进地里去?

顾川摇摇头,咧嘴笑道:

“哪里有啊!没有,我们哪有那么多的钱,怎么可能有。也许只有内城的家族才可能有百万以上的积蓄吧?”

有个例子是深地家族。深地家族用自己的奇物交易市场作为赌注,向全落日城募资,也不过千万变色石币之数。

“啊……小川,你不是说凹脸商人入股了一百万的变色石币吗?”

川母不解。

顾川笑着继续说:

“我们谁都没有这么多钱,我既没有真的一百万万钱借给他,要让那老板拿出一百万资产,他全副家当都不够哩!我们只是……虚空做了这么一个交割,只是姑且订了这么一个金额,只是我们会这样对外宣称。”

落日城没有强大的金融机构,是无法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管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叫川母更疑惑了,“你们就合伙做生意,一人取一半不就好了。我们日照村里凑一凑,虽说没有那凹脸商人的家底殷实,但也不输给这凹脸商人的!”

顾川抿着嘴偷笑,带着一种孩子气的狡黠:

“妈妈,你有想过吗?我们真的要把自行车厂做大吗?我们需要用几年或几十年专心耕耘,把这个自行车做成我们的基业吗?万一中途有人要买或者强行参与这个自行车的生意,怎么办?尽管,我认为,自行车一定会成为落日城的焦点……是的,总会有些发明成为落日城的焦点的。”

川母愣住了。

“但自行车到底能不能流行起来也说不准,毕竟这车子问题多了去了啊,随时橡胶管会被扎破,没准一会儿车身就会散架了。就算是流行起来了,难道偌大落日城恐怕几十万的工匠,就仿造不出来吗?说不定比我们造的更好呢!好的,就算工匠都仿造不出来,我们的钱能买多少设备,雇佣多少员工才能挣最大化的钱而不被别人竞争倒!哪有那么多可信的人手呀!就算我们有钱雇佣人,又可以买很多设备材料,自行车这个产业能在未来制造数百万、数千万的收益,但是在我活着的一辈子中,真的能制造一百万变色石币吗?”

凹脸商人有意想把自行车做成自己的家族基业。

就像新水家族的船与渔业,圆塔家族的建筑或者深地家族的奇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