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工的时候,一帮汉子身穿一身绿军装,左挎军用挎包,右挎军用水壶,腰间还扎着一条武装带,耀武扬威的走进了村子,马上就引起了轰动,全村人都走出了家门,娘们看着自家的爷们,穿着一身崭新的服装,怎么看怎么精神。
第二天,基地的哨所外面就乱套了,村子里除了老得走不动的老人和吃奶的孩子以外,全都汇聚到了这里,把几个保卫部的军事人员吓坏了,差一点鸣枪示警。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都是赶着来上工的,他们马上联系了李明,把这里的情况汇报了一下,这可把李明乐坏了,看来自己的应对方案的效果不错啊。
他连忙领着公司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赶到了基地哨所,可是他们一来也被吓了一跳,男女老少足有几百人,李明居然看到老村长也特意换了一身衣服,躲在了人群里,李明暗笑不已,但也装着没看见他。
李明和昨天的临时工探讨了一下,又和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沟通了一番,为了不打击这些人的积极性,他决定今天的这些人都用了。
因为新加入了不少临时工,先遣队的后勤人员已经有些不够用了,那些老年人就加入了后勤组,但是临时工的食堂要单独分离出来,他们的食堂不能和公司员工的食堂混在一起,也决不能让当地土著进入公司的后勤部。
另外又挑了一百多青壮,都是五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男子,把他们和昨天的一帮临时工分在了一起,还是做以前的工作,最后剩下几十个老弱,实在是无法安排了。
村子里的人一看,就出来帮着说情,而且只要管这帮人两顿饭就行,不要盐也可以。
大家一看,就都跟李明说算了,也不差这点人的伙食和一袋盐,就让他们也进来吧,虽然重活是没有了,可是大家的衣服需要人来洗吧,生活区的卫生,也需要有人来打理吧。
第30章 重回海参崴
李明想了很久,觉得总是这样下去,绝对不是个事,于是他就把这些临时工的福利标准重新制定了一下,干重活粗活的临时工,每天可以换取一份交易品。从事后勤工作的临时工,两天换取一份交易品。做一些清闲工作的临时工,五天换取一份交易品。所有临时工管两顿饭这个条件不变。
李明这也不是舍不得那点东西,主要还是考虑到人性的复杂,人们都是不患贫,患不均。现在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时间长了,不出问题都怪了。李明制定的标准,公司上下很多人不理解,可李明还是力排众议,强自推行了这个标准。
没想到当这些当地人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全都大声的欢呼了起来,无论是干重活粗活的青壮,还是那些老弱,都非常的满意,也都觉得这个标准公平合理。
解决了这个问题,公司就开始帮着他们体检、洗浴、分发服装,一切完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小半天,但有了这么多的临时工的加入,公司人手不足的问题也暂时解决了。
随着工作的陆续展开,公司需要更多的人手加入到建设之中,虽然现在已经有其它村子的人陆续来应聘临时工了,但是光靠当地的土人肯定是不够的,这里地广人稀,方圆百里只有几个村子。
看来还得想别的办法,李明倒是有个想法,等公司的那两艘船下水之后,开着先去一趟附近的日本,在那个时代的日本抓一些鬼子回来,让他们暂时充当公司的初期劳力。李明等这里的工作步入正轨,就回到现代社会和大家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