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发兵玉门关

韩雍当然听出来朱永老将军话中含义,略显犹豫地喃喃道:“老将军!莫不是在说笑吗!兵部规划的行军路线怎么能够擅自更改!我们这样做可是杀头的死罪啊!行军路线断然不能更改!”

虽然韩雍话是如此,但是他也不忍将大军置于危险之中。这条路就是硬着头皮也得走下去。

朱永明白韩雍的决然心意便说道:“既然元帅心中已有定论,那老夫也不好再说什么!您就直管做下决断,是进是退老夫都听从元帅安排!”

韩雍明白自己是一军之帅,又肩负着此次西征的大任,一切的决断都得听从他的安排:“好!那我们就走这条路,不走谷底而是穿山!走林间小路!遗弃马匹辎重,步行赶路!”

在韩雍做下这个决定之后,他就要想到如此抉择的后果。皇帝派五万大军西征,西域人多是当年的蒙古残兵旧部,苟延残喘至今,但他们的马上功夫却毫不含糊,如此穿山行军必然会遭遇蒙古骑兵的冲撞厮杀,大明骑兵在对上蒙古骑兵本来就存在劣势,如此下来便要多承担一丝风险。

蒙古骑兵的突袭!

“我们到达玉门关之后再从附近的几座城里征集马匹辎重,为时不晚!总之我们骑兵的短板不能暴露,不能给贼人可乘之机!”韩雍最后交代道。

朱永面色凝重:“玉门关守军不多,想要大量的马匹辎重还是需要向嘉峪关求援!但是这一来一去恐怕会贻误战机!我们分身乏术啊!”

“那就先行派出几个人跑去嘉峪关求援!令嘉峪关守将早做准备,在玉门关外等候大军,如此便节省了许多时间!”韩雍商议定便派出几名心腹,快快行军赶路,不必跟随大军行进直接走另一条官路抵达嘉峪关!向嘉峪关守将求援!

大汉之时,玉门关自然是中原抵抗西域的门户。但是大明以来便将西北的军事重心转移到了嘉峪关。虽然说战线东移,但能够更好地牵住着西北一带残余的蒙元势力。由此,嘉峪关便成为了大明的“西大门”。

此次朱见深将命令直接下达到玉门关可见其雄心壮心,势必要讨伐残余的蒙古人,欲要将其一举消灭干净,一战而定保大明西北边疆永世太平。

可朱永却将西北形势看得清楚透彻,五万大军怎么可能扫平久居西北的残元势力,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他根本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到何时,更不知道结果到底如何,最起码还是要将西北边陲门户的哈密卫收服过来,也算巩固了西北边陲防线。

“玉门关距离赤斤蒙古卫不远,不如找他们帮忙?”有参军将领谏言道。

韩雍缓缓摇头说道:“不,本帅可不相信他们这些人!你不要忘了罕慎就是一个教训!他们明面上是我们的关西七卫,是我们西大门的看门护院的仆人,实则只是挂名罢了,罕慎这么一闹,谁知道会有多少的景从者!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