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觉着,自己的名字八成是纪纲加进去的,想到这,他瞥了一眼立在皇帝右手边的纪都督,只见纪纲也在冷冷望着自己,眼里满是猫戏老鼠的冷笑……
胡思乱想间,便见皇帝站起身来,王贤忙定定神,听朱棣沉声道:“你们应该知道,科举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关系到人才选拔、国家兴旺和社稷安定,说是大明朝的头等大事也不为过。你们都是官声很好的官员,也是朕信任的臣子,如果不是这样,朕怎肯把国家抡才大典的重任交给你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臣等必然严守法度,不越雷池半步!”众文武忙齐声道。
“光不越雷池半步就够了?”朱棣对这个答案却不满意,声音愈发严厉道:“不,远远不够!还得瞪起火眼金睛,要把那些妄图舞弊的败类全都揪出来!让朕的抡才大典,实实在在为国家选出一批人才,使居心不良的鼠辈无处可逃,这样才算称职!”
“臣等谨遵教诲!”大臣们赶忙低头受教。
“去吧!”朱棣挥挥衣袖,不再多说什么。
王贤跟着其他官员叩拜领旨,退出仪天殿。来到殿外,纪纲转过身来,众官员立马立定脚步,静候总监大人的训示。纪纲见王贤也老实地垂首听训,这才满意地沉声道:“如皇上训示,抡才大典事关江山社稷,而此次春闱能否公正举行,则取决于诸位是否秉承一颗公心,不越雷池半步、不放过任何一个舞弊者!”顿一下,他目光阴冷地扫过一众帘官,杀气腾腾道:“本官把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敢徇私舞弊,下半辈子就等着在诏狱里过吧!”
众官员本来就让皇帝训得面色发白,此刻更是噤若寒蝉,全都唯唯诺诺应下。纪纲很满意自己所言的效果,面色稍缓道:“按规制,诸位便不能回家了,出宫便跟本官住进贡院去,至于你们的铺盖物品,会有兵士到你们家中去取!”这本是题中之意,众人自然没有异议,便跟着纪都督出了北苑,登上候在那里的数辆马车,往贡院方向去了。
第0555章 入贡院
为了防止舞弊,考官自接到旨意起,便要住进贡院中,外帘官直到考试结束才能出去,至于内帘官,就更要等到放榜才能重获自由了。
从北苑出来,王贤便和众帘官乘车去往位于城东的贡院。马车上,有担任同考官的文官在旁若无人说着话,通常和武官在一起,他们的话会多些,也更文绉绉,特别爱掉书袋……比如说为何贡院位于城东,是因为取东方文明之意。比如贡院与观象台相望而立,是取《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意……往往能把一帮武官说得自惭形秽,愈发不敢吭声。
不过今年的情况不大一样,因为武官队伍里有王贤这个举人在,武官们都希望他能说点什么,替他们挽回点颜面来。王贤却自家事自家知,就凭他那肚里的墨水,真要跟人家拽文,八成是要露馅的。好在那几个文官并不称呼他的官职,而是以表字相称,显然不想把他当成武官,话里话外还颇为推崇……
“仲德兄昨日可是大出风头!”一个担任对读官的礼部主事一脸佩服道:“胡公子那个回文诗联其实大有来头,其实并不是他们现场所作,”说着神秘兮兮地一笑道:“仲德知道出自谁的手笔么?”
“莫非胡学士?”王贤心说‘果不其然’,也很好奇道。
“不是胡学士,是解学士。胡学士学识渊博,在才气上却不如解学士,”那礼部主事笑道:“当年解学士还是《永乐大典》的总裁官呢,”他说着流露出回忆的神情:“那时候的解学士,是何等的风流倜傥、挥洒不羁,每日收工之后,必召集群僚、共饮作乐,或诗词唱和、或作文字之戏。这个上联就是有一次宴饮时,解学士想出来的,可惜以胡学士之才,也没想到下联。”
“志成兄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王贤奇怪道。上车前众人便相互见礼了,这礼部主事叫张文字志成,王贤倒没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