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很快,王猛的书信都传递了出去了,丁原也是很快就接到了书信了,只是这丁原对于王猛给他的信息还并不是很肯定。

因为本身的丁原是个很多疑的人,他总是对别人很怀疑,就算是像吕布这样的十分勇武的武将,丁原还都怀疑吕布是否能够对他的忠心,所以对吕布的任用也是十分的不上心。

所以丁原觉得还是看一看为好,因为要是丁原随便就给朝廷上疏的话,要是一旦丁原汇报的情况是假的话,那丁原肯定会受到朝廷的训斥的。

丁原可不想是无缘无故被朝廷训斥,丁原的为官之道就是,但求无过,不求无功。

也就是说丁原决定最好是平平安安的度过他的为官生涯,最好别让朝廷抓住借口对他治罪,因为丁原知道朝廷上的宦官的势力都是很大的,而丁原本人也没有什么人脉,要是一个不小心的话,没准就会成为那些宦官打击的对象。

因为丁原知道,这些宦官都将他们的亲戚给放在了太守或者是刺史的位置上面,然后让这些人能够大笔敛财。

而且丁原也知道,王猛好像是和宦官之间好像是有所接触,要是这件事情是王猛给他设计的一个局的话,要是丁原上奏之后,没有这件事情。

那宦官就可以向着汉灵帝进言,然后给丁原安排一个罪名就直接罢官,到时候王猛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单人这并州刺史了。

所以丁原决定还是看看再说吧,而就是因为这丁原的不果断,也是错过了防御这鲜卑骑兵的最好的一个机会。

不过,王猛的上疏到了朝廷之上的话,并没有遭遇到冷处理,这件事情还是得到了汉灵帝很大的重视的。

汉灵帝也是让这些文武百官进行廷议,然后争取想一个好的办法出来来对付这鲜卑人。

不过这些大臣们更对的都是对这些鲜卑人出于道义上的谴责,而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想出来。

因为这个时候的汉朝其实也并不安宁,朝廷的军队都在各个地方在进行驻扎,这汉朝的好几个州郡也都爆发了小规模的起义军,所以朝廷暂时也是没有能够调遣大军来对并州进行支援的。

所以要是防守并州的话,那完全都要依靠这并州的军民自己来对抗这些鲜卑的骑兵了。

不过,这并州毕竟是洛阳的门户,要是并州直接被鲜卑人吞下的话,那可就是直接威胁到洛阳的安全了,所以汉灵帝对此也是十分忧心忡忡。

不过大将军何进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派重兵屯于上党郡,一旦是鲜卑骑兵不管是进攻太原郡,或者是西河郡的话,那在上党郡的士兵都可以对他们进行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