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带着泰山的黄巾来到戌夫山以后,山寨之中的人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这十五万人之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年轻力壮之辈。
因为对于流民来讲,若是身体不够强壮,非常容易饿死。如此一来,黄巾军中老弱妇孺的比例就变得较少了。
青壮之人有五万人左右,陈旭与众人商议良久,决定征召两万精兵,另外三万当做预备役。
由于人口过多,一个小小的戌夫山,并不能容纳下这么多人。
好在太行山脉横亘八百余里,山头林立。于是乎,陈旭就派人在大寨附近险要的山中,又设立了四个营寨。
如此分摊下来,每个营寨只有三万人马。平均分配的话,一个寨子中的精壮只能分到一万。
但实际上,每个寨子之中的健壮男子只能分到六千人,其中大多还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汉子。
陈旭挑选了两万比较年轻的男子,将他们编成军队,每日操练不断。
陈旭知道,现在距离天下大乱还有一段时间。
若是挑选那些三十多岁的人训练成精兵,估计乱世刚一开始,他们的年龄就已经有些偏大了。若是再征战十年八年,这些人恐怕早已变得老迈。
所以陈旭挑选的这些兵卒,大多都是十五到二十五岁的男子。这样下来,有很多年龄不相符的黄巾士卒,都被迫退役。
这就使得现在陈旭帐下的两万兵卒,战斗力大大下降。
至于剩余的精壮,他们既要负责山寨日常的巡逻,还要帮忙百姓们种庄稼。
对于陈旭的所作所为,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是陈旭知道历史的走向,为了长远的计划,他只能挑选这些尚显稚嫩的少年们,组成一支杂牌军。
程昱随着大部队到达戌夫山不久,就被田丰说服,认陈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