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页

一想到这里,王黼便又升起了信心来,如果苏牧得到封赏,那么他便没有一丝机会了,可现在官家的态度明显是暧昧的,这就是他王黼的转机了!

一旦北方爆发战事,国内必将再次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想要捞钱打仗,又想稳住后方,有这等本事的,除了他王黼,还能有谁!

只是王黼此刻都没有意识到,苏瑜已经升为河北东路的转运使,李纲也正式上位,过不得多久便能够成为参知政事,那是名符其实的副宰相了!

赵劼将这两个人放在大名府,有没有可能一旦爆发战事,他们才是后方运营的最主要人选?

要知道每一次北方战事,可都是大名府与河间府真定府等北方富庶之地来提供粮秣供给!

可惜王黼就像掩耳盗铃之人,竟全然忘了童贯北伐之时,就是他自己在大名府主持后方补给之事,还在河北大地种下了叛乱的种子。

他便带着这样的希望,随着苏牧和梁师成等人,开始踏上了返京的旅途。

第661章 文人们的愤怒

河北道的灾害对汴京城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但作为曾经是那个时代整个世界最繁华、人口最多的超级大都市,汴京城能够通过运河,从南方获得足够他们挥霍和奢靡的物资。

所以即便文人才子与达官贵人们整日里惺惺作态,装出一副忧国忧民感同身受的悲痛来,仍旧没能够阻止他们寻欢作乐的热情。

为了声援河北的赈灾,为了振奋百姓民心,为了给国家献策献力,他们必须团结在一起,所以他们要在最豪华的梦神楼不断举办各种宴会,讨论国事家事天下事。

当河北道平叛成功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便开始了通宵达旦的狂欢和庆祝,仿佛赈灾和平叛都是因为他们的夜夜与花魁红粉们“讨论”才感天动地,得来了这一切的胜果。

而圣旨离开汴京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了朝廷对今次有功之臣的封赏。

事实证明官家是多么的英明,第七贼苏牧本就是欺世盗名的斯文败类,就算到了河北也是毫无作为,没有尺寸之功,连沾沾光都做不到,如今果是要灰溜溜地回京了!

这一消息一传出去,文人们再度兴奋了起来,这就证明了他们的口舌功夫是多么的厉害。

他们不断讨论着平叛和赈灾,也通过有关渠道递交了联名状,甚至还有人到皇城门口去敲登闻鼓,这一切都是他们这些文人集团的努力,如今取得的胜利,与他们的努力是如何都分不开的,他们的功劳比欺世盗名的苏牧要大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