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页

若在唐时,中了进士之后并不能立即授予官职,可大焱早已形成了庞大的文官集团,中了进士之后便可立即授官,即便你什么都不干,也有俸禄可领。

也难怪大焱官场都是临时工,因为官太多,官帽子却太少,大焱官员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四万多人的规模,这么多的官员,往哪里塞。

再说大焱官员的俸禄和待遇更是前所未有的优渥,打个比方,像童贯这样的枢密使,一个月的俸禄大概是三百贯,三百贯大概是多少呢。

最保守的估计大概在十万人民币这样,也就是说童贯的年薪达到了一百多万,除此之外,他还能领到一百石的禄粟,还供给春、冬服,各二十匹绫、三十匹绢、一匹罗,和一百两棉。

而州县地方官员,多者每月二十贯,少的也有十二三贯,除了这些正式工资之外,朝廷还配发公用钱,一些抵用劵等额外的收入。

甚至连官员的茶、酒、厨料,木柴、炭、盐等等等等,甚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仆从差役的衣料和伙食费都是吃用公家的,各级官员还占有大量的职田,有佃户专门耕作,大焱朝廷对官员的优渥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也正是这些问题,导致大焱如今的窘境,顶着全天下最富有的天朝大国名声,其实富的是世家豪族和官员,穷的是百姓,还有当今官家。

这就造成了两端的误解,官家觉着自己已经够简朴了,平日里吃喝嫖赌抽一样都没有,就写写字赏赏画养养鱼种种花,连一些个官员吃喝穿住都比他这个皇帝要好,可老百姓竟然还要造反。

而老百姓觉着大家花了那么多钱,骨髓都被吸干了,军队烂成一坡屎,官员还要压榨,皇帝老儿正事儿一件没干过,不造反还能干嘛。

其实官家的误解在于,他认为官员是百姓的父母,父母岂有对子女不好的理由,所以对官员好,就是对百姓好。

当然了,即便他想直接对百姓好,也会有很多的阻力,再者,如果需要皇帝直接管理百姓,那还要官员干什么。

官家即便不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迟早也会知道这其中的原由,但为何现在才开始对世家动手。

因为他觉着再不动手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他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生出儿子来,如果生不出儿子,这些文官集团就会逼迫他过继,到时候难免产生动乱,这些世家大族再暗中推波助澜的话,这天下还能不能姓赵,都还是两说。

所以他必须要提前打压这些世家大族,还有官僚阶级。

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集团,无论是党派林立的文官集团,还是深入民间基层的世家大族,即便他是皇帝老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不可能让他们伤筋动骨。

连官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宗储自然不会认为自己能够做得到,他只不过像官家那样,在适当的时候敲打震慑一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