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针刺之时痛不痛的问题,而是那刺字带来的羞辱,一点一点侵蚀你的心智和人格尊严,苏牧却不为所动,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其实苏牧心里确实很在意,虽然他的皮相还算不错,但说到底这个身体原本并不属于他,而且他也不是注重外表的肤浅之人。
在他后世的那个时空,跟大焱差不多的那个宋朝,有个绝世名将叫狄青狄汉臣,便是曾经刺过面,留过金印。
但他发愤图强,建立不世之功,在那个文臣治国的年代,以武将的身份,担任枢密使的武相之职,堪称时代第一人。
当有人劝他想办法将脸上的金印去掉之时,他却坚持要留着,这样他才不会忘记自己的出身,不会忘记自己吃了多少苦头才走到了今时今日的地步。
苏牧可不敢自比于狄青,但他坚信,在这个长相决定收入的大焱朝,总有人会看到内在之美,英雄不问出身,他又何必在意脸上这两行血泪般的金印。
第212章 义愤
杭州地处江南,水道广布,雨水充沛,这三月里已经下了好几场连绵不绝的春雨,惊蛰过后,春雷阵阵,唤醒万物。
梁山军大营之中,大小诸将士的心情,便如同外头的天气那边阴沉沉的。
卢俊义那一路的兵马终于踏过了独松关,与宋江的军队在杭州城外成功会师。
童贯声势浩大地率领着号称十五万的平叛军,其实一路优哉游哉地徐徐开来,屁事儿也没做几件,脏活累活死人的活,几乎一气儿推给了梁山军。
梁山军的汉子们又不是蠢蛋,自然看得出朝廷的意思。
自从招安之后,他们南征北战,震退辽国的大军,扫荡田虎和王庆等贼寇团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赫赫战功。
按说这是振奋人心之事,此时大焱武事不举,常年遭受边境邻国的欺压,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岁币、布帛、粮草、珠宝给辽国,如今连西夏都威逼着要求与辽国同等待遇。
虽然大焱人擅长于商业,通过两国之间的边贸,能够轻而易举将高于岁币数倍的钱给赚回来,用钱买了和平,反过去赚敌人的钱,看起来确实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实则军队的战斗力已经降落到冰点,举国上下除了常年周旋于西夏边境的西军之外,再无其他可战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