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上官弧道:“如今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靠近玄武门。”

王全斌在旁笑道:“上官兄不用多虑,李大人与我早已想好对策,并已在实施。”

“主要是如何将火药运到城下。”上官弧强调道。

“呵呵,早已考虑好。”李谷笑道,“为此我们还专门从南营请来了吕尚吕大人。”

王全斌走到跟起,拍着他的肩道:“上官兄,这吕大人已经数次使大军安全到达城下,你就放心等着吧。”

王随武的火炮队一到南营,李延厚便下令对火炮进行改造。王朴的设计图早已到达,优秀的工匠也已聚集,他们要把火炮改造成名副其实的“装甲炮”。

从王朴的图纸上,我们看出这“装甲炮”的除了后面,左、右、上方都被盾牌围绕,前部除了留有条用以观察的一条隙缝外,也被盾牌密实。里面有足够五个人活动的空间,依靠原火炮的轮子可以自由活动。

蜀军为何还不展开进攻呢?难道在等什么吗?尽职尽责正在南门,也就是午门巡视的林仁肇疑惑不已。远望雨花台上密布的蜀军营帐,他想起自己的那句气话。如今一个月已过去大半,就算你现在来攻,难道十来天还能守不住吗?

“林大人,如此死守可不是办法。”原滁州刺史,后撤回金陵的姚凤走过来道。他的部队是镇守午门的一股力量。

林仁肇反问道:“姚大人莫非有良策?”

姚凤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破釜沉舟,以攻代守。我愿领兵出城攻击蜀军大营,或能寻到出路。”

“万万不可。”林仁肇忙阻止道,“我们虽然兵力众多,但都是各地残余,难以与蜀军抗衡。只有凭借金陵城的高大雄厚,或可匹敌。”

“林大人的胆子变小了。”姚凤讥讽道。同在淮南共事过,两人还算熟识。

林仁肇有些怒气,“姚大人,你若不服气,可以一试。只怕你出得了城便回不了城。”

他的意思是若出城便会全军覆没,可姚凤误以为他是说自己若出城,便不会再放进来。也很气愤:“姚凤是为金陵担忧,方才献策,不成想林大人如此刚愎自用,竟要断我后路。”

说实话,林仁肇进入辅政大臣,很多人是不服气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有勇无谋,资历又一般,心中瞧不起。姚凤敢当面指责,也是基于这个心理。林仁肇当然知道这些,更加愤怒,“姚大人若要出城,只管去,但只可带你的原属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