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总共才四个女儿,长女早亡,次女嫁给了牛辅,三女是李儒的正妻,至于第四个女儿,年龄较小,现在才十三岁,董卓对这个最小的女儿宠爱异常。
可是,偏偏董卓这样的一方豪强,他竟然没有儿子,这让董卓无法接受,纵使董卓取下了偌大的基业,到时候他传给谁呢?难道传给自己女婿不成,董卓自问自己还没有大方到这个地步。
本来,董卓有个侄子,乃是他大哥的儿子,可是,这个侄子比董卓还不如,整天只知道饮酒作乐,长的倒是人高马大,只是胖的跟个肥猪一样,而且还只知道仗势欺人,要不是看在自己那早死了的大哥的面子上,董卓早就将这个不成器的侄子踢到一边去了。
董卓很满足现在的生活,他心里当然明白李儒是为自己好,但是李儒不明白他心中的苦,另外,董卓也明白自己没有多少年可以活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自己这几十年没有享受过的生活都补回来。
长安这边可谓是人间地狱了,百姓苦不堪言,不少百姓都拖家带口的想往并州迁徙,但是,董卓也下了命令,禁止流民涌向并州,现在,只要是公孙续想要的,董卓都会想着法子破坏,再者,百姓都跑了,谁还来给自己种粮啊。
董卓除了荒淫无耻以外,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不忘显露一把自己的政治才能,为此,董卓经常颁布一些法令。
他颁布的法律刑罚相当混乱无度,不成体统:对普通老百姓往往实施严刑酷法,而对亲信家族,则违法不究,一切都取决于董卓个人的意志。
有次,董卓专门指派司隶校尉刘器登记所谓“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臣民,凡是册上有名者,都应处死,财产没收。不久,整个长安地区便民怨沸腾,冤狱遍地。
李儒面对长安的情况,他觉得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为了避免尴尬,李儒称病不再上朝,长安的事情,不是他不管,而是他管不了,李儒觉得自己现在是尽力了。
董卓集团的恶行,已经让不少人仇恨起来,很多世家大族都在想着办法去推翻董卓的暴政。
越骑校尉伍孚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发誓要亲手杀死董卓。一天,伍孚身藏佩刀,前来拜见董卓。交谈完毕后,伍孚便告辞离去。董卓起身出门相送,用手轻轻拍着伍孚的后背,表现出极其亲切的样子。
伍孚瞅准机会,猛地抽出佩刀向董卓刺去。由于杀人心切,用力过猛,失手没刺中要害。董卓大惊,慌忙奋力反击,并急呼卫兵出手相救,这才脱离危险。伍孚在与卫兵斗争过程中,由于寡不敌众,被乱剑刺死。事后,董卓大骂伍孚包藏祸心,不讲仁义。
伍孚虽然被杀,但是,反对董卓的势力却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势力已经往军队中渗入。
老百姓苦不堪言,人们都很痛恨董卓,于是有一首歌谣流传在长安地区,这首歌谣叫做千里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乍一听难解其意。“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这首童谣是讲董卓的。而无论是“千里草”还是“十日卜”都是自下而上解字,而不同于通常的自上而下解的,暗示董卓将自下摩上,以臣凌君。“青青”指爆发,暗指董卓暴盛当权,却又迅速败亡,落个“不得生”的结局。
面对老百姓的诅咒,董卓不仅不悔思改过,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对待那些对自己不服的大臣和百姓,长安地区,董卓治下,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