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守备喊话,何六也表了态,众人就不再纠结于此事,一起转回身子,看向左应选。
左应选笑着对众人道:“咱们北地,人人好武,不是鞑子想欺负就欺负地了的。各位不要忘了,昌黎是有过先例的。”
底下人一听县尊的话,几个世居本地的乡绅就想起了往事。
不过,还没待他们说出来,左应选又说话了:“本官虽刚到昌黎,却听闻在隆庆元年,蒙古俺答汗入侵京畿之地,大军围攻昌黎四日,仍不得逞。现今之事,与当年何其相似。祖辈能做到的事,我们会做不到么?”
“能,一定能。”
“不要说四日,就是,五六七八日,也照守不误。”
“县尊说得是,长江一浪推一浪,我们一定守得更好。”
“……”
听说过当年抗鞑盛事的人纷纷附和左应选的话,没听说过的就赶紧问那些知道的人。
过了一会之后,所有人的信心爆涨。祖宗当年能做到的事情,现在我们也能做到。
左应选一看底下人的士气可用,就趁机说道:“如此,本官把昌黎县城分区动员,诸位乡绅回去各自负责一块。兵不够用,组民壮充之。民夫不够用,壮妇为之。滚木礌石不够,各家能捐助的捐助,另外遣人出城收集之。具体事宜,由守备给各位具体分派。”
底下众人纷纷表示没问题,看向守备石国柱。
石国柱看向左应选,见他点点头,就召集众人到边上的一张桌子边,桌子上铺的是昌黎县城的地图。上面已画有红线,标记了各块区域。
从这些事前准备上可以看出,应该是左应选和石国柱已有过商议。
左应选并没有跟过去,看着石国柱在那边认真的分配着任务,一手捋着自己的长须,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眼下的形势,敌强我弱之势很明显。但不管如何,都必须守住昌黎。
近昌黎的各村各镇的老百姓,都躲进昌黎避兵灾。人员应该还是比较充足的,但粮食供给,相应的就困难起来了。这点自己一定要从开始就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