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再者,李铮心里一笑,荀氏真要有那种想法,如同河内司马氏后来的作为的话,李铮不介意扬起屠刀!

想到这里,李铮心里已经有了决断,笑道:“以公达的面貌可以推知,荀氏女自然是容貌端庄;荀氏诗书传家,后人贤良淑德,也是正理……这婚事,我应下了。”

荀攸闻言,脸上不由露出的会心的笑。

主臣二人对视一眼,齐齐笑出声来。

“如此一来,公达,你便是我晚辈,哈哈哈……”想到荀攸比荀英小一辈,李铮就不由哈哈大笑。

荀攸笑声一滞,面露无奈。

“主公既然应下这门婚事,属下这便修书一封,传往颍川,再择良辰吉日,成就好事。”荀攸笑道。

“这是应当的。”李铮笑了笑,继续道:“公达可持我名义,邀请荀氏长辈前来灵州,商量细节,主持婚礼。”

荀攸深以为然,颔首称是。

眼下婚事有了归宿,李铮心里也平静了下来,转言便说到另一件事上。

荀攸道:“乃是益州严氏遣人前来拜访!”

“益州严氏?”李铮疑惑。益州是什么地方,李铮清楚,天府之国嘛。但严氏又是何方势力,还需的荀攸建议自己亲自接见?

见李铮心有疑惑,荀攸解释道:“主公,益州严氏,乃是天下大商,传承数百年,可与徐州糜氏、冀州甄氏相提并论。几乎主宰大汉西南数州十数个郡的盐铁粮食生意。财力雄厚,势力不小。而且益州官场,多有严氏之人,政治资源也非同一般。”

听了荀攸的解释,李铮心里释然。

有雄厚的财力,又有政治资本,的确有让李铮亲自接见的资格。

“那么,益州严氏来访,有何目的?”李铮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