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郭侃道。
很快,“金”宋两军在罗山以南相遇,这一万“金军”的突然到来,让宋军大惊失色。宋军面对强大的对手,畏葸不前,这超过他们的想像。
郭侃举起铁枪,高呼道:“秦宋之战,从我等开始,随本帅出击!”
除三分之一的辎重之外,大部人马开始狂奔,左右两翼分别向宋军包抄了过去。战马狂飙,掀起滚滚烟尘,铁骑洪流奔涌向前,势不可挡。宋军急退,却无法脱身而去,箭矢追在宋军的身后,瞬间倒下近百人,紧追而上的铁骑将宋军步军分割成几截,反复地砍杀、冲击,将宋军杀得溃不成军。
宋军军士心中惊骇,他们无法相信金国还存在着这样一支勇猛的骑军,令他们只有逃跑的想法。
宋军少量骑军见势不妙,转身逃跑,将大批“金军”来袭的消息传向信阳四方。“金军”如影随行,追在宋军身后掩杀,往信阳城奔去。信阳城内守军远远地看到自己人被追得屁滚尿流,来不及紧闭城门。
郭侃见状,毫无理会城外的宋军,亲自领着亲军杀入城中,将城中搅得鸡飞蛋打。铁骑堂而皇之地信阳城内狂奔,城内守军拼命抵抗,却抵挡不住跟在郭侃身后大批秦军,守将及其以下皆身首异处。
城内百姓目瞪口呆,他们已经二十多年未见过战争,早已经习惯了安静的生活。这几日因为流传着金军流寇南下作乱,四周的百姓都躲在城中,这支“金军”如同天降,令他们惶恐。
郭侃在干净利索地解决了守军,将百姓迁出城外,将信阳城付之一炬。信阳城在当地百姓的注视下,成为一团巨大的火焰。“金军”骁勇善战的军士,还有锋芒毕露的刀箭,令他们噤若寒蝉。郭侃刻意没有去瞧宋国百姓悲哀恐惧的脸孔,他的心中只有冷酷,去完成他所忠诚的君上交待的重任。
一时间,信阳及周边到处都出现了“金军”到来的消息,郭侃派人四处攻击,这也免不了一番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带去的只有毁灭与鲜血。宋国百姓哭喊着四散奔逃,散播着有关“金军”可怕的消息。而此时秦王还在蔡州城外设宴款待宋军主将们。
第三天郭侃仅留两营人马停驻信阳,自己则率主力南下,去与叶三郎、老丁等前锋会合。此时骁骑军与神策军已经开始四处攻击,为郭侃主力的南下开辟了道路。
在泰安十二年的仲春,在郭侃等人血红的眼中,江淮荆湖遍野都是大军铁骑之下的哀鸿,一如历史的轮回。
第九十章 轮回(三)
樊城外,秦王赵诚的眉头紧锁,因为他遇到了一座让他兴叹的雄城。
襄阳其实是一座双子城,汉水从中一分为二,北为樊城,南为襄阳。此城地处汉水中游,北通洛阳、西通川陕,南可顺江直下,直入江浙,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南北通衢”之说。正是因为襄阳地理与军事上的重要,宋廷在此布下重兵与大量的粮草。在秦军克钧、光化、枣阳与随州及襄阳谷城的情况下,襄阳仍然横亘在秦军的面前。
樊城外,双方在城上城下反复争夺了半月之久,大战二十余次,水攻三十余次,呐喊声充斥着这一江与群山之间,汉水也被鲜血染成赤色。这又是历史的轮回,曾有金兵在此无奈地写下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