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这宫中人口还是太少了。”

因为这个喜庆的日子,梁诗若喝了不少酒,两腮泛起了桃花。她看向丈夫的眼中,充满着无尽的爱意和幸福之感,赵诚肆无忌惮地将妻子搂在怀中,深情地说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

在众目睽睽之中,他将爱妻抱起,大步迈向后殿。怀中之人挣扎一番,放弃了抵抗,将头埋入他宽广坚实的胸膛。

第二十九章 春寒(二)

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年底在得知本国使者与秦国达成的和约全部内容,暴跳如雷。

但他也只能望着深深宫阙,仰天长叹,他没有任何胆量敢否决这一和约。乌古孙仲端伏阙三日,祈求皇帝降下不职之罪,最终完颜守绪还是接受了这个和约。秦国使者韩安国换约之后,立刻心满意足地离汴回去复命了。

相较金宋两国嘉定年间所修立的和约而言,这份和约其实也算是秦王赵诚比较客气了,在国家沦丧的这个局面,完颜守绪只能在韩安国面前和颜悦色地表示遵从。

在腊月将尽的时候,完颜守绪向宋国临安府派出了一位使者,当然不是庆贺正旦节的,而是打着慰问宋国太后驾崩的旗号来的。因为他想让宋国将积年的岁币“还”给金国。宋国每年给金国岁币,由来已久,不过最近一个和约却是因韩侂胄北伐失败而起的。

当时金世宗死后,继位的金章宗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内政大乱,又因为金国北方塔塔儿人侵袭边界,金国连年兴师,民生疲惫,国内盗贼横行。韩侂胄以为有机可乘,想北伐中原。他当时和陆游、辛弃疾等人交往,为他赢得一些威望,但并未让这两位一心精忠报国之人参与任何实际的事情。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轰轰烈烈”的北伐就开始了,当时双方并无强弱之分,宋军一度形势较有利,但主将无能,累死三军。韩侂胄手下的主将郭倪就是一个喜欢手持羽扇模仿诸葛亮的人物,当他看到溃兵如潮,无法喝止。急得号啕大哭,自己也跟着人郡逃跑,被人讥为“带汁诸葛亮”。淮北逃难的军民涌入江南,韩侂胄慌了神,有人建议请熟悉北方抗战又有指挥之才的辛弃疾出来,辛弃疾此时在江南已经闲居了二十年,重病卧床,“男儿至死心如铁”。无济于事。那时候吴玠侄孙吴曦又降金,欲将蜀地献给金国,真是祸不单行。

于是,韩侂胄又决定与金国和议,不过除了让宋以侄子对待叔父的礼仪来对待金以外,每年付岁币三十万两、三十万匹绢布,还要给三百万两银子作为补偿军费。但是决定他死亡的是最后一条,那就是韩侂胄本人地项上人头。当时的杨皇后现在刚驾崩的杨太后就找来史弥远。定计将韩侂胄杀了。

此和约正式达成是在嘉定元年(1208),因此就叫“嘉定和约”。有太学生作诗讽刺曰:

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

但是,紧接着当蒙古人在北方崛起时,金国国势已经每况愈下。铁木真率军南下时,自嘉定四年(1211)金都(当时在燕京即中都)被蒙古军包围,宋、金使节不通,宋国“孝敬”的岁币便未能输金。金迁都汴梁前后。曾两次向宋国督索积年岁币。宋国人在对金以宋旧都汴梁为都城表示极大愤怒的同时,一方面担心金都南迁将给本国造成诸多麻烦,另一方面,又担心新兴的蒙古会给本国以更大的威胁。

这个时候当然有人趁你病要你命,废除这种叔侄关系,更要断绝岁币。但也许多大臣意识到金国存在的必要性,企图以金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