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丁老大,你这话好没道理,没碰过女人,哪能称为男人?”什里的另一位开玩笑道。

众人大笑,老幺还在回忆昨夜的情景,他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咬死一个人?

蒙古大营中,速不台看着几十具蒙古兵的尸体和数面金军旗帜,虽然损失甚微,但却是一件太岁头上动土的事情,让他怒气冲天。完颜讹可跪在地上,连声哀求,却没有人看他一眼。

“将军,这股骑兵昨夜往洛阳的方向跑去了,黑夜中我们害怕有伏兵,就没追下去。”塔察儿道,“肯定是洛阳内的守军干的。”

“可恶,实在是让我恼火。”速不台将面前的旗帜丢在地上,踩上几脚,“我军遵守和约,停驻此地,金国皇帝难道是以为我蒙古无人吗?来人,传令全军开拔,将洛阳城拿下,让金国皇帝再一次尝尝我蒙古勇士的怒火。”

“是!”帐内众人齐声道。

第三十四章 三京风云(四)

速不台挟着怒火带大军去攻洛阳。

却不料,自己将洛阳围住数重时,自己的后方及输粮的后军又被接连攻击几次,这股骑军飘忽不定,作战强悍,很有忠孝军的作风。这更是火上添油,速不台一气之下,挥师东进,同时命令各路汉军奔往汴京城。

在宋,洛阳为西京,汴梁为东京;在金,洛阳为中京,汴梁为南京。与宋室南渡将杭州视为汴梁一样,金国皇帝将汴梁视作中都燕京,虽然心有不甘,也都是无可奈何。

汴梁城内,皇帝完颜守绪叹道:“南渡二十年来,各处人民,破田宅,鬻妻子,豢养军士,只望他杀敌御侮,保卫邦家;今敌至不能迎战,望风披靡,直至京城告急,尚欲以守为战,如此怯弱,何以为国!我已焦思竭虑,必能战然后能守。存亡有天命,总教不负吾民,我心才少安哩!”

这属有感而发,却于事无补。他是乱世之君,也曾努力过,但事与愿违。建忠孝军,又减御膳、罢冗员、放宫女,还赠壮烈而死的完颜陈和尚镇南军节度使的头衔,立褒忠庙碑,以鼓舞士气。国势日衰,蒙古人又欲围城,让他愁眉苦脸。

城内出现大疫,诸门出死者九十万,那些卖棺材的和给死者超度的僧道倒是发着国难财,朝廷命有司加倍征税,也算是为国出力了。穷人无法安葬却更多,城中又缺粮,朝廷括粟民间,不及三万斛,已经满城萧索,饿莩载途。

“诏恒山公武仙,邓州行省完颜思烈赴汴勤王。再诏赤盏合喜领军出城迎接。”完颜守绪下诏道。

这恒山公武仙本也是地方豪强,如同投靠蒙古人的汉军首领一样,但是金国朝廷赏无可赏,只能给他空头头衔。武仙一度曾投靠蒙古人,成为史天泽之兄史天倪的副手,不料他却杀了史天倪,又投了金国。在三峰山之战后,他见机快成功逃走了。眼下正率余部驻屯在嵩山中。那完颜思烈当然是金国皇家宗室之人,对自家的天下忠心得很,积极响应勤王的号召。

武仙集合了若干旧部,会同完颜思烈,一共号称二十万,奉命由汝州,向汴梁移动。赤盏合喜领军一万出城去迎接他们。不料,武仙等人的二十万兵在郑州之西的京水。与速不台地蒙古兵相遇,不战而溃。当时,赤盏合喜已经走到了中牟县,听到消息,便抛下辎重。带他的兵回汴粱。合喜当年用兵西夏时,也曾立下不少功劳,但却是依赖于郭虾蟆等骁将的奋战,此次不战而退。人人皆言不杀之则无谢于天下,完颜守绪念昔日的功劳,将其贬为庶人,其家资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