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管府总管王敬诚为监国大臣,全权负责一切事宜,代行王命;
以卫慕为镇国将军,挑选乡勇弓箭手,巡逻乡里,缉盗捕贼。保境安民,维护治安。
以大司农吴礼为迎柩使,在中兴府选弓箭手两千人,配合贺兰军凌去非部,经草原奔赴居庸关,迎回我贺兰阵亡之儿郎骸骨,并负责抚恤亲属事宜;
……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那刚才义正词严者此时个个笑逐颜开。先前那些沉默不语的,悄悄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肠子都悔青了。他们唯一庆幸的是,他们没和宥州知州李清站在一边,否则早就成了那两百披甲军士的刀下之鬼了。人们为李清惋惜,如果王敬诚没有耍花招,李清也许就不会选错了立场,他付出的代价是自己地项上人头。
梁知州愣愣地看着刘翼与王敬诚。还不敢相信刚才所听到地。起初当他听到赵诚病逝的消息,心中十分惋惜,不料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赵诚若是背蒙自立,甚至称帝,那他梁文就是名副其实的国丈了。
他不敢确定自己那失散多年的女儿是否还会认自己。他心中有无尽地悔意,不禁泪流满面,既有喜从天降而泣,也有对过去惨淡岁月的悔恨之泪。
当刘翼宣布赵诚在北方大胜的消息后。众官员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表明自己完全效忠完全服从完全支持的立场,刚才地犹豫不决都消逝得无影无踪,恨不得剖开自己的胸膛让王敬诚看看自己的赤胆忠心。
高智耀只在祖宅住了一晚,就急匆匆地回去了。
七天之内,西至玉门关,东至府谷,北至狼山,南至渭水河畔。百姓奔走呼告,纷纷响应。一时间,天地风云为之色变,百姓选其精壮弓马娴熟者,踊跃入伍,灵州张氏、西壁氏,夏州曹氏尤其令人瞩目,各地豪杰男儿纷纷跃上骏马。带着亲人的嘱托向中兴府赶来。要不是总管府考虑到秋收。连发命令制止,恐怕所有精壮男儿都悉数为之一空。贺兰书院投笔从戎者更是成了一时佳话。商贾之家纷纷捐钱捐粮。勤王助战。
秦州明珠族一千勇士在其首领耶亥的率领下,举族直奔中兴府而来。蕃人共有大小一百二十多族也积极响应。
各地的官仓将历年积存的粮食,腾出一半来就近送往中兴府、沙州、黑水城与夏州等战略要地存放,其它的用来备荒——以防大灾年份地到来。
贺兰山中的秘密军工场亦天下大白,夏州的铁器局开足马力日夜生产极需的箭矢、马蹄、马蹬,每天用来运输的马车络绎不绝。
镇国将军卫慕将汇聚中兴府地豪杰儿郎,编成三军,共三万人,日夜训练。
而此时中京洛阳北百十里,贺兰儿郎已经在悄悄地行动了起来。
洛阳方圆三百里无人烟,正是此时中原大地的真实写照,战争让中原的人口急剧减少,不是被屠,就是被掠为奴隶,活下来地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