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门口的徐不放受不了这种公然挑衅,扬了扬手中的长刀,只得赵诚微点点头。那作陪地苟梦玉一脸尴尬,只得连连劝慰赵诚息怒。
“三娘,我这也有一首《满江红》词,你来弹这曲子。我来唱!”赵诚微微一笑道,又冲着苟梦玉道,“此事并非小王挑衅,若小王有得罪处,烦请苟大人为我作证。”
那张三娘本见赵诚极有风度,目光温和,以为他是谦谦君子,此时只觉得自己心房却被赵诚刀子般的目光刺得紧缩了一下。她只得找到了调子,弹起来。只听赵诚拍节而歌: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1。
来而不往非礼也,赵诚这一首《满江红》,却是直抵宋国君臣及士人的软肋,一曲歌罢,闻者不禁动容。苟梦玉大惊失色,隔壁也不见刚才的嚣张。
唯有刘翼等人大呼:“好!”
1明朝文征明所作。
第五十四章 满江红(二)
岳飞无疑是这个时代最让宋人扼腕长叹的一个人物。
他曾气吞山河,有直捣黄龙府女真人兴起之地的豪气,金国名将兀术也曾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是就在岳飞可望一鼓作气收复中原的时候,却被十二道金牌给召了回去。结果,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给结果了他年轻的生命,让亲者痛仇者快。
生前招皇帝与权相的猜疑,死后在孝宗年间却又是加谥号,又是追封为王,这些死后的荣耀难道可以弥补岳飞的冤屈吗?若这些遗憾没有发生,世事也许会有另一种局面。
高宗赵构怕钦宗归南复位而杀岳乞和之说,在民间相当流行。高宗的这种用心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一个新立的君主,不谈复国,是很难取得人心的。因此他在左右矛盾之中,一边多次议和,一边摆出光复的架势。秦桧不过是把握住高宗皇帝的心理罢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替高宗皇帝背了黑锅。秦桧死后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宁宗年间被追削去王爵,改谥“谬丑”——这绝对是一个让人他在阴间也要感到羞愧的谥号。但后来韩侂胄北伐失败,史弥远等谋杀韩侂胄讨好金人,又恢复秦桧的封谥。这种变更成为了政治需要,羞耻之心荡然无存。
但是,宋国士人对高宗皇帝的质疑,只是私下里议论,至多骂骂秦桧。像贺兰国王这样公开地说皇帝的不是,却是极少。果然,当赵诚唱出这一首《满江红》之后,苟梦玉及万花楼中的客人们都愣住了。
赵诚本不是特别不爽,岳飞也是赵诚所景仰的一位武将,岳飞词中的“贺兰山阙”也不过是一种虚托,贺兰山与辽东的黄龙府相差十万八千里。如同其他人用诸如“楼兰”、“西北”之类的词汇,不过是用来代指自己地敌人敌国而已。
他只是借题发挥,若是隔壁包间中无人唱什么“踏破贺兰山阙”,他可不会公开指摘宋国皇帝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