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乔行简不想明确地回答。因为正式谈判还没开始,他已经得知赵诚的来意,遂道:“此事自会议论,国王还是暂且等待数日。”

乔行简刚离开,赵诚就觉得自己难得来一趟,便带着刘翼及徐不放等二十位护卫入城游玩。

当天夜里,皇宫深处,大宋皇帝赵昀正和朝中重臣们谈论贺兰国王之事。苟梦玉因为全权负责接洽事宜,因而也有资格在其中获得一个座位。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今天聚集在此的是史弥远、薛极、郑清之、乔行简等等这样的朝中大佬,平时苟梦玉哪里有机会在这个场合出现?

“回官家,那贺兰国王今日午后。带从人去了礼部贡院所在观桥附近书铺,走遍了每一家书铺,共采买书册一千八百多册。然后天色已晚,就回馆驿了。”负责接待赵诚的苟梦玉恭敬地回道。

“哦?”皇帝赵昀大吃了一惊。“真是怪事。寻常外使来我临安通常都是先去逛朝天门外的清河坊,那里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这贺兰国王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那贺兰国王都买下了什么书?”史弥远道。

“说来也是奇特,买书地其时是国王身边的从人,副使刘翼。此人乃中原浑源人士,少时即在中原颇有文声,为贺兰国王心腹左右。刘副使说买什么书。贺兰国王只管命人付钱,并命从人见书即买,从不计较其中好坏高下与否。”苟梦玉道。

“终究是番外之人,岂可知书中真义?”众大臣们轻笑道。

“贺兰国王自己就没有相中的书?”史弥远又问道。

“回丞相,贺兰国王倒是相中了三本书,并大赞‘好书、好书,不虚此行矣’!”苟梦玉道。

赵昀好奇地问道:“苟卿,贺兰国王到底相中了何书?”

“回官家!”苟梦玉道。“其一为沈括所作之《梦溪笔谈》。此书包罗万象,却并非圣人之学;二为嘉泰年间董煟所作之《救荒活民书》。当年宁宗皇帝曾御览;三为绍兴年间于潜县令楼俦所作之《耕织图》,高宗皇帝曾召见于他,并将其《耕织图》宣示后宫,书姓名屏间,一时朝野传诵几遍。”

苟梦玉说完,皇帝赵昀与大臣们面面相觑。

“哼,他不过粗通文墨之辈,就以为我大宋朝只有这三本好书吗?也不怕我朝士人耻笑。”郑清之讽道。

“外蕃之人终究是外蕃之人,本就是茹毛饮血残忍好杀之徒,不知书不知礼,倒也不太令人意外。”史弥远抚着胡须,微微笑道,“倒是后两本书却也是实用之学,看来这贺兰国王倒是个妙人。”

“只学术用,却不知文道本源,终沦为小道,这恐怕有些舍本逐末了。”乔行简道,“我朝先贤朱熹朱太师曾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诸圣贤蕴奥,明性理以辨名教,集古今之大成,直追先圣也。那贺兰国王怕是乱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