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地意思是说,让我辅佐拔都治理好您的封地?”赵诚问道。
“不,你是我父汗地臣子,我听说窝阔台也很看重你。所以你留在东方对拔都的助力更大。不过,你要发誓决不能做对拔都不利的事情。”术赤说道。
赵诚脸上浮现出诚恳的神情,举起右手发誓,心说发誓有什么用?术赤满意地点了点头,却又说了一句让赵诚无比愤怒的话:
“听说你已经大婚了,将来你若是有了儿子,就放到拔都这里来寄养!”
第五章 远离撒马儿干(三)
术赤的提议让赵诚对他仅有的一丝好感,消失的无影无踪。
尽管赵诚心中无比的愤怒,却也没有公开地拒绝,因为他虽然很“努力”,但还没有儿子,二是将来的事情,有谁能料得到呢?这正是所谓的“质子”要求,这是蒙古人御下的办法之一,无论是怯薛军的组成,还是中原汉军各级首领,就连西夏的皇帝,都被要求“享受”这一待遇。而这也是赵诚十分厌恶的事情之一。
经过这一番较为秘密的谈话,赵诚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立刻飞回到撒马儿干去。当他回到撒马儿干时,已经是深秋,在路上他就收到了王敬诚派人送来的消息:赵诚将被调往贺兰山下。
赵诚过中国门时,特意打量了一下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城门:说它古老,因为这座城门的每一块砖石都曾见证着历史与沧桑;说它崭新,因为它是在被蒙古人拆了之后,用原有的石料重新建成的,经过了凤凰涅槃般地浴火重生。不朽的中国门见证了这座城门之下的所有的历史。
“主人,我们真的要离开河中府,去东方日出之地吗?”徐不放在身边嚷嚷道,他嗓门大,让有些伤感的赵诚回过神来。
在过去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赵诚都曾想过回到他心目中的家园去,只是如今让他离开这片他曾倾注过心血的西域土地,让他无比的留恋。
“怎么?你不想去?”赵诚反问道。
“不,我只是有些好奇。”徐不放道,“从小时候起,就无数次听人谈起桃花石国桃花石人,在我的心目中那里应该是一个无比广大无比富裕,有许多新奇物件的国度。那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
“那只是过去。如今跟我们这河中府相比。差得太远了。”赵诚道,“没有战争,才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恩赐。”
“可是要不是通过战争,又怎能让敌人屈服呢?”徐不放却道,“又怎能得到安居乐业地机会呢?”
这话出自神经大条的徐不放之口,让赵诚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