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英国人的意见,拉塔尼游击队所到之处,第一件事皆是大杀当地的高种姓和土邦领主、大地主。将当地的阶级矛盾升级成阶级仇恨,最后借助阶级屠杀帮英国人“清空土地”。
这种把戏玩了这么多年,就连中苏两国都看出拉塔尼游击队的本质似乎有些不对味,逐渐地减缓了对他的支援,到最后,这种双簧戏连英国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演下去了,最后以和拉塔尼游击队结束战争“和谈”的方式落幕。
而这样的把戏,英国人在印度玩了不止拉塔尼一次,在印度半岛最南端的喀拉邦,泰米尔纳德邦。英国人也弄了几支所谓的印共游击队在这此发展,同样借着他们之后,清洗着当地“不听话”的高种姓势力。
而在这过程中,在英国人默许下,中苏美三国都得以“顺利”地给予这些印共游击队一些资金、药品甚至是武器上的支援。
大英帝国毕竟是百年搅屎棍,当他们目标明确时,玩起这种把戏也是得心应手。当初的拉塔尼游击队只是“试验品”。为防万一,放在东北方靠近孟加拉国的“非要害之地”,这样就算是玩砸了弄巧成拙也影响不大。
而印度关岛最南端的“喀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这里紧挨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保克海峡。才是英国人努力想保住的重点。
有过拉塔尼成功的经验后,在1948年后,这两个城邦同样诞生了多个“社会主义民主游击队”在乡村和城市间活动,做着和拉塔尼类似的事。面这些不断长大的游击队。很自然地也得到了美国人和苏联人的支持。
而这个时期,由于新中国领导换届,新任领导在印度问题上的关注程度下降,倒是没有趟进这淌浑水。倒是和阿尔托利娅暗中勾结的林汉,出于更彻底地肢解印度的目标,一直打着新中国的旗号在英国人的“放行”下支持着他们。
但英国人这种培养“自己的”印共游击队。帮助他们清洗印度上层的作法,玩了这么多年后,引发的负面反应也越来越大。印度上层也渐渐地识破了英国人“借刀杀人”的险恶用心,他们对英国的离心力也越来强——没有人会一直是傻瓜,被英国人用这种把戏坑了近十年,印度上层再蠢,到1954年后,也开始回过味来了。
1953年甘地死去前,留下的遗言就是:“英国人在利用印度的种姓制度产生的矛盾,延长他们对这里殖民统治的力度。”
接他班的尼赫鲁,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也反复地在印度上层中游说,揭露英国人的险恶用心。他用了两年的时间,慢慢地整合了印度上层的意见。
大家基本达成的一致的看法就是:先不管废不废除种姓制度,也不管被那些贱民和低种姓抢饭碗的问题,先把英国人赶出去,结束他们利用印共游击队要我们命的游戏再说!
1955年后,在这事上插了一手的美国人,开始在国际上大肆宣传,在印度南部各邦活跃的所谓“印度游击队”,其首脑全是英国人第五处卧底的“真相”。
其实这事这时候中苏两国都闻出了异味,但由于这些印共游击队实在是“太革命”了,和印度封建旧势力的“决不妥协”的战争,实在是“红得无法挑剔”,弄中苏两国相指责都不好指责——即使是李润石主席,也只能批评他说说他们的做法“过左”,不懂得建立统一战线。
中苏两国虽然闻出异样,却不好直接揭破,而美国人来做这事就很适合了。借着美国人的大势宣传,中苏两国的暗中支持,印度国内的分离主义势力再次抬头,搞得英国人焦头烂额。
而且不光是印度,英属殖民地,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地区,到1955年后,也开始“冒火”。中苏的红色阵营和美国的白色联手,频繁地接见这些地区的“独立势力”的领导人,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要培训给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