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的他,翻开地图一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控制区太大,而兵力太少的缺陷。

从宁波到绍兴到杭州再到上海,环杭州湾一线的城市,他几乎全部占领了,占领之后又这样全部放弃吗?就这样放弃的话,那么拿下上海一个孤城又有什么意义?

先前太多轻松的胜利,让汉弥尔顿犹豫了。

在日本人开战之前,英国国内计划是增兵到十万人,但是从一二·五到一二·八空战的大败,让犹豫不决的保守党们缩回了回去。好不容易说服了国内,军方再次准备增兵中国时,德国却在这个时候收回莱茵不设防区,结果增兵中国的方案又就此黄了。当德国重新露出复苏迹像后,就连从前在中国问题上态度最为强硬的丘吉尔,此时都开始转变态度了。

现在的英国政府,正面临着欧洲和亚洲首尾难顾的尴尬,其投机的心态越来越重,结果在登陆战前,上层的想法居然是奇葩无比的“打打看看再说”。汉弥尔顿可以想象出唐宁街的那帮“老爷”们的投机心思:无非就是战事顺利就继续打下去,如果真不顺利,那也算对国民有个交待了,然后就象当年十月革命后,从俄国撤走干涉军一般地撤出中国就是了。

“唐宁街的那帮老爷们,无非是在做着1840年时相似的梦!”

汉弥尔顿总司令对空军司令道丁道出了他的想法。

此时的道丁,其实和他一样不看好此次上海攻略。

从宁波登陆,一路打到上海城下时,英国人实在消耗了太多的时间。但是这次登陆战,英国人从一开始,就是抱着投机的心思制定战略的。

十二月八日空战结束后,英国人一心想等对面的红军空军调走,陆军主也被日军吸引走后才肯发动登陆战。

这一等就是等到了徐州战役打到白热化时才发动登陆作战。

他们的战略设想实现了一半,沪航方向的中苏联合空军大部分调走了,但陆军主力却都没有动,对红军陆军总兵力的低估是英国人此次犯下的最大错误。

三十日深夜发生在绍兴的战斗,只是红军反击开始的小小前奏。汉弥尔顿总司令在长考之后,从进攻上海的主力中分出了三个团的兵力给环杭州湾地区的部队加强守备,而主力继续进攻上海。

在舰炮的掩护下,英军夺取上海周边靠海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出乎意料地顺利,因为对手就象对待日本人时一般主动撤退了。但是他们若是要想夺取舰炮的射程之外的地盘,就会遭受对手猛烈的抵抗和反击。

控制了长江口南岸的地盘后,英国人开始派出扫雷艇扫除布设在这里的水雷。然而英国人白天扫雷,红军夜里就通过空军或者使用小船偷偷地布雷,这种扫雷和布雷的行为反复纠缠,一直拖到二月五日,英国人都无法扫出一条可以进入长江的安全通道来,反而有数艘扫雷艇被沿岸隐藏的海军炮摧毁。

为了摧毁沿长江的炮台,这些日子获得上海制空权的英国空军也是反复出动,但是长江沿岸的伪装炮台多如牛毛,炸了修,修了炸,真真假假在一起,道丁也不知道到底摧毁了多少个真目标,但是扫雷舰每次只要稍一深入长江,立刻就会遭受150毫米重炮的轰击。